同樣的套路,同樣的結局,張援朝晚上回來,就喜樂樂的給方興說著《星刊》主編楊東平怎麼怎麼向見了大爺一樣的接待了自己。
自己一通互吹海塞,說了保證每週能拿到一份古文詩詞或文章時,立刻被優待啊。
楊東平立刻給我換了好茶,上好的龍井就是不一樣啊。
不一會入職手續都辦好了,上班也不強求時間,每週五之前必須去一趟就行,每個月拿2000工資。
方興終於放心了,自己怕籌碼不夠強,上手先給兄弟一副王炸。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看來,《星刊》的楊東平還是有水平的,看出來這是大師之作,很乾脆的收下了張援朝。
又問了下,確定張援朝沒洩露資訊,拿的畢業證都是高中的,再加上他本人一副二世祖的做派,估計也沒人懷疑。
之後,給張援朝安頓了一下,以後沒事就去出版社多待一會,就當是吹牛打屁,反正他這性子,估計能和辦公室裡的那些談在一起,不怕無聊。
還讓這個大哥多多注意去投稿的作者,尤其是被排擠的那些,都要留下聯絡方式。
這樣的話,方興第二天又找盧麗麗也說了一遍,讓她多留意那些有才能但是被排擠的現代白話文作者,最好留下聯絡方式。
週末的時候,方興的三哥回來了,接到電話以後,宿舍三兄弟齊聚一起,出去狠狠宰了一頓方興的。而且,老大張援朝還帶著哥三去了趟新宅子,帶著老三炫耀了一通。
雖然宅子裝修隊伍已經來了,京城由於西北靠山,冬天的氣溫不算太低,屋子裡還沒結冰,所以裝修隊伍還有20天左右的時間施工。
方興也是一個大氣的主,錢立馬到位,連工人了幹著帶勁,那速度是蹭蹭的往前趕。
“三哥,今天咱們就敘舊,別的明天見了校長再說。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三兄弟加上假期,半年沒見了,今天真是放開了喝。
第二天,方興和陸巡洋,一起來到了崔文正辦公室。
開門一看,有客人。方興正準備退出去。
“方興,進來進來,剛好想叫你呢。”崔文正說道。
於是方興和陸巡洋進來,兩人拉著椅子坐到了沙發對面。
看到桌子上沒茶,於是,方興起來,先給沙發上坐的三位倒茶。
經過介紹,方興才知道,崔文正的倆位客人,一位黃百潮,一位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