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璃璃沒有搭理那少年,雪雁把一個小板凳擦了擦,讓夢璃璃坐在了上面。
夢璃璃探出腦袋,對著水面,看到了水面上是屬於自己的容貌。
微風不時吹過,那少年一提魚竿,釣出來了一尾魚來。
夢璃璃看那魚活潑好動的,心裡不忍,便轉身回了船艙中,對雪雁說道:“不必讓他們往我們這裡送魚湯,中午時就吃些糕點墊一墊,等到了外祖母那裡再吃些飯好了。”
雪雁應下,出去對他人說了。
上了岸,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
夢璃璃上了轎子進入城中,從紗窗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與別處不同。
聽著各種小吃的叫賣聲,夢璃璃對雪雁說道:“雪雁,你下去買一串冰糖葫蘆,一些栗子,一盒芙蓉糕來。”
看到榮國府來的人後,雪雁心裡便有些怯怯,只是夢璃璃吩咐了,她也不能不去做,只等喊道:“停一下,我下去買些零嘴。”
轎伕有些不耐煩,但是沒有怎麼表現出來。
停下,讓雪雁下去了。
不一會兒,雪雁抱著一堆東西,匆匆回來了。
夢璃璃先從雪雁懷裡拿過冰糖葫蘆,吃完後,把竹籤和油紙袋子往外一扔。
又吃起了栗子,這時,轎子已經走了起來,只見不斷有東西被從裡面扔出。
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
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正門上有匾,匾上大書“勅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夢璃璃掀著簾子往外看,手裡拿著芙蓉糕吃著,見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
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角門。
那轎伕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
後面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
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
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了轎。
夢璃璃揮開那婆子的手,拉著雪雁的小手往裡走。
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的大理石的大『插』屏。
轉過『插』屏,小小三間廳。
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是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