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得唿魯魯的雷聲,又見那淅瀝瀝的閃電,真個是:電掣紫金蛇,雷轟群蟄哄。熒煌飛火光,霹靂崩山洞。
列缺滿天明,震驚連地縱。紅銷一閃發萌芽,萬里江山都撼動。那鳳仙郡,城裡城外,大小官員,軍民人等,整三年不曾聽見雷電,今日見有雷聲霍閃,一齊跪下,頭頂著香爐,有的手拈著柳枝,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聲善念,果然驚動上天,正是那古詩云:“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且不說孫大聖指揮雷將,掣電轟雷於鳳仙郡,人人歸善。卻說那上界直符使者,將僧道兩家的文牒,送至通明殿,四天師傳奏靈霄殿。
玉帝見了道:“那廝們既有善念,看三事如何。”
正說處,忽有披香殿看管的將官報道:“所立米、面山俱倒了,霎時間米麵皆無,鎖梃亦斷。”
奏未畢,又有當駕天官引鳳仙郡土地、城隍、社令等神齊來拜奏道:“本郡郡主並滿城大小黎庶之家,無一家一人不皈依善果,禮佛敬天。今啟垂慈,普降甘雨,救濟黎民。”
玉帝聞言大喜,即傳旨:“著風部、雲部、雨部,各遵號令,去下方,按鳳仙郡界,即於今日今時,聲雷布雲,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
時有四大天師奉旨,傳與各部隨時下界,各逞神威,一齊振作。
悟空正與鄧、辛、張、陶令閃電娘子在空中調弄,只見眾神都到,合會一天。
那其間風雲際會,甘雨滂沱,好雨:漠漠濃雲,矇矇黑霧。雷車轟轟,閃電灼灼。滾滾狂風,淙淙驟雨。
所謂一念迴天,萬民滿望。全虧大聖施元運,萬里江山處處陰。
好雨傾河倒海,蔽野迷空。簷前垂瀑布,窗外響玲瓏。萬戶千門人唸佛,六街三市水流洪。東西河道條條滿,南北溪灣處處通。
槁苗得潤,枯木回生。田疇麻麥盛,村堡豆糧升。客旅喜通販賣,農夫愛爾耘耕。
從今黍稷多條暢,自然稼穡得豐登。風調雨順民安樂,海晏河清享太平。
一日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點,眾神只漸漸收回。
孫大聖厲聲高叫道:“那四部眾神,且暫停雲從,待老孫去叫郡侯拜謝列位。列位可撥開雲霧,各現真身,與這凡夫親眼看看,他才信心供奉也。”
眾神聽說,只得都停在空中。
悟空按落雲頭,徑至郡裡,早見三藏來迎接,那郡侯一步一拜來謝。
悟空道:“且慢謝我,我已留住四部神只,你可傳召多人同此拜謝。教他向後好來降雨。”
郡侯隨傳飛報,召眾同酬,都一個個拈香朝拜,只見那四部神只,開明雲霧,各現真身。
四部者,乃雨部、雷部、雲部、風部,只見那龍王顯像,雷將舒身。
雲童出現,風伯垂真。龍王顯像,銀鬚蒼貌世無雙。雷將舒身,鉤嘴威顏誠莫比。
雲童出現,誰如玉面金冠。風伯垂真,曾似燥眉環眼。齊齊顯露青霄上,各各挨排現聖儀。
鳳仙郡界人才信,頂禮拈香惡性回。
今日仰朝天上將,洗心向善盡皈依。
眾神只寧待了一個時辰,人民拜之不已。
悟空又起在雲端,對眾作禮道:“有勞!有勞!請列位各歸本部。老孫還教郡界中人家,供養高真,遇時節醮謝。列位從此後,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還來拯救拯救。”
眾神依言,各各轉部不題。
卻說大聖墜落雲頭與三藏道:“事畢民安,可收拾走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