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在馬上遙觀,忽見路旁一座莊院。
三藏道:“悟空,前面人家,可以借宿,明早再行。”
行者抬頭看見道:“師父,不是人家莊院。”
三藏道:“如何不是?”
行者道:“人家莊院,卻沒飛魚穩獸之脊,這斷是個廟宇庵院。”
師徒們說著話,早已到了門首。
三藏下了馬,只見那門上有三個大字,乃里社祠,遂入門裡。
那裡邊有一個老者:頂掛著數珠兒,合掌來迎,叫聲“師父請坐”。
三藏慌忙答禮,上殿去參拜了聖像,那老者即呼童子獻茶。
茶罷,三藏問老者道:“此廟何為里社?”
老者道:“敝處乃西番哈咇國界。這廟後有一莊人家,共發虔心,立此廟宇。裡者,乃一鄉里地;社者,乃一社土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辦三牲花果,來此祭社,以保四時清吉、五穀豐登、六畜茂盛故也。”
三藏聞言,點頭誇讚:“正是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那裡人家,更無此善。”
老者卻問:“師父仙鄉是何處?”
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國奉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的。路過寶坊,天色將晚,特投聖祠,告宿一宵,天光即行。”
那老者十分歡喜,道了幾聲失迎,又叫童子辦飯。
三藏吃畢謝了。
至次早,悟空和唐僧離開了這裡。
此去行有兩個月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虜虜、回回,狼蟲虎豹。
光陰迅速,又值早春時候,但見山林錦翠色,草木發青芽;梅英落盡,柳眼初開。
師徒們行玩春光,又見太陽西墜。
三藏勒馬遙觀,山凹裡,有樓臺影影,殿閣沉沉。
三藏道:“悟空,你看那裡是甚麼去處?”
行者抬頭看了道:“不是殿宇,定是寺院。我們趕起些,那裡借宿去。”
三藏欣然從之,放開龍馬,徑奔前來。
他師徒兩個,策馬前來,直至山門首觀看,果然是一座寺院。
但見那層層殿閣,疊疊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
兩路松篁,一林檜柏。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