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為的“建議”,楊劍聽懂了,無非就是:“將計就計”。
蔣大為的表情,楊劍也看懂了,明顯觸犯到了楚大山的逆鱗。
楊劍的猜測是:楚大山替老領導林之光求來的“體面”,被本土派誤會成楚大山認慫了。
外加,本土派曾把周慧敏的屍體拋在奉島市的海邊。
此舉,不僅是在警告楚大山,也有威脅慕寶柱的味道。
可林之光死後,楚大山並沒有立即接盤本土派的勢力,一直都在維持著“曖昧”的態度。
如今“曖昧”了這麼久,也該給出個明確的“態度”了。
而楚大山所給出的“態度”,則是舉薦奉島市委書記慕寶柱出任主管工業的副省長。
此舉一出,本土派更加堅信,楚大山不僅想要全盤接收林之光的勢力,他還想帶領本土派更上一層樓。
於是乎,林雲濤再次放開手腳,照舊在省政府辦公廳內指手畫腳。
而他借調蔣龍龍為慕寶柱的秘書,明面是在示好楊劍,暗地裡也有“兄弟反目成仇”的味道。
只因,林雲濤與本土派都心知肚明,慕寶柱遲早會出問題。
至於“問題”的大小,則是取決於省委書記陸懷遠與省長楚大山的態度。
因此,本土派若想大事化小,保下慕寶柱,不僅要依賴楚大山出面力保,還得仰仗省委書記陸懷遠內部消化,儘量不要把事情鬧大。
那麼,能跟陸懷遠說上話的,目前只有楊劍這一位心腹。
而蔣龍龍與楊劍之間的關係,已經被本土派給摸個一清二楚。
綜上所述,本土派臨時決定,借調蔣龍龍給慕寶柱的秘書,負責穿針引線。
到時候,就算楊劍不念同窗之情,那也能搞臭楊劍的聲名。
更何況,放眼整個奉天省,所有人都知道楊劍重情重義。
待到蔣龍龍因為慕寶柱而受到牽連的時候,看你楊劍救不救???
可本土派千算萬算,卻唯獨沒有算到,楊劍早已幫蔣龍龍在國安與陸懷遠面前備過案了。
國安那頭,蔣龍龍的身份是:檢舉人!!!
換言之,蔣龍龍連自己的未來岳父閆明都敢檢舉,還會在乎一個副省級的領導嗎???
而在省委書記陸懷遠那裡備過案,就相當於在組織內部也備過案了。
到時候,就算慕寶柱案發,蔣龍龍還可以再當一次第一檢舉人。
這是楊劍從陸懷遠那裡學來的招數之一:留痕!!!
因此,楊劍安撫蔣龍龍,照常服從組織上的安排即可。
而之所以過來試探蔣大為,則是想要試探出楚大山的真實意圖。
楚大山是否真想自斷臂膀???
楚大山是否真想親手滅掉本土派???
楚大山是否真心想要扶持我楊劍拉出一個東大幫,用來剔除頑固勢力???
而蔣大為的語氣、表情、態度,幾乎給出了答案:
蔣大為要跟林雲濤對著幹了!!!
否則,蔣大為也不會當著楊劍的面,在電話裡罵人了。
因此,楊劍更加堅信,楚大山在布更大的局,他想把本土派一網打盡,沒準還會一個不留。
念及此處,楊劍頓時汗毛直立………
只因,林之光的“體面”,貌似不是政治上的妥協,而是在養蠱!!!
而楚大山的目光,一直都在盯向林之光背後的大老虎!!!
且楚大山的戰場,也不在奉天省內,同樣也在京城!!!
楚大山想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拉下騎在奉天頭上的太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