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怎麼會犯這麼蠢的錯誤?”
李暄伸手用力往自己腦門上拍了一下,心裡暗叫不好。
“李暄,你放肆!怎敢在陛下面前這般妄語?”黃子澄在片刻的愣神之後,險些沒笑出聲,他指著李暄鼻子就罵了起來:
“陛下分封諸藩,乃是為了屏藩御虜、翊衛神京,何來爾所謂“三禁”之說?汝好歹也是進士及第,怎會連此等人盡皆知的事情弄錯?汝之泥首,豈止朽木之質?直是《禹貢》未載之頑石!”
黃子澄突以五體投地式頓首,幞頭觸地迸出悶響:“臣冒死劾奏!李暄非但謗訕宗親,更以市井妄言汙損聖聽!若容此獠立於朝班,則《大明律》“奸黨條”豈非虛文?臣乞陛下……”他本是想說,處死李暄,但馬上就發覺不妥,殺了秦王都沒死,朱元璋怎會因為這點事情將李暄賜死?於是,他改口道:“依《諸司職掌》制:奪其戶部主事職,削都察院監察御史籍,永錮為民!”
齊泰,方孝孺等支援朱允炆的人愣了一會兒,馬上跟著黃子澄一塊伏倒在地,高呼道:
“臣乞陛下依《諸司職掌》制:奪其戶部主事職,削都察院監察御史籍,永錮為民!”
朱元璋並沒有理會這些人,他的目光死死盯著李暄不松。
李暄進士及第,滿腹經綸。
是絕對不可能弄錯這種但凡讀了點書就能清楚的事情的。
李暄會那樣說,只有兩種可能。
其一,他是故意的,藉此激怒自己,好尋死。
其二,他並沒有弄錯,那些規定的確存在,只不過,不是在洪武朝,而是後世才出現的。
前者,朱元璋不太相信。
因為李暄如果真的只是單純的想激怒自己,讓自己將他賜死。
辦法實在是太多了,比如站在朱標墳頭跳個舞,這效率不比故意在朝堂上說錯話高?
所以朱元璋心裡是傾向於後者的。
“李暄。”朱元璋忽地問道:“你難道也能知道後世發生的事情?”
問題一問出來,朝中的文武百官皆是滿頭霧水。
“皇上這是何意?”
“陛下難道覺得李暄能通曉古今未來?”
“這也太荒唐了吧?”
“陛下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想法?就算是諸葛武侯再世,也沒法算出未來的事。”
“……”
萬眾矚目之下。
李暄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什麼叫。
“也知道未來的事情”?
這話反過來理解,不就是朱元璋和他一樣知道未來的事情嗎?
李暄忽然想起來了一件事。
之前有個什麼“不肖子孫再教育系統”隔三差五就給自己送一年的壽命。
他當時就有些懷疑,那系統的主人是朱元璋了。
而現在這一本被暫時遺忘的想法又浮了起來。
難不成,自己的猜想是對的?
朱元璋真有一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