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想著,朱元璋的臉忽然從腦海裡蹦了出來。
李暄表情頓時變得有些怪異了起來。
“不會是老朱吧?”李暄沉默片刻,輕輕搖頭:“應該不太可能,老朱怎麼可能送我壽命?可能是想太多了吧,這系統送禮物,單純就是隨機送,恰好送到我頭上了。”
話雖然如此說,可李暄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不過沒有深究。
畢竟對他來說,大明有沒有第二個系統擁有者根本無所謂。
這個人只要不是老朱,不妨礙他作死回現代就行了。
……
紫禁城。
御書房。
蔣瓛正在和朱元璋彙報李暄的情況。
離開奉天殿之後始終愁眉苦臉。
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一掃陰鬱,笑的十分開心。
朱元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如果他之前的猜測沒錯的話,李暄突然那麼高興,多半是又想到了餿主意,準備做點什麼,惹自己發火,好掉腦袋。
“不過……似乎也不能說是餿主意,雖然說那小子每次做的事情都讓咱十分不爽,但對大明而言幾乎都是好事。”
朱元璋想到這兒,忽然有些期待起了李暄接下來要做什麼。
他囑咐道:“繼續盯著那小子,有什麼情況馬上和咱說!記著,要保證他的安全,絕對不能讓他出任何意外。”
“陛下放心。”蔣瓛道:“臣安排在李暄附近的人,皆是錦衣衛之中一等一的高手。”
朱元璋放心的點了點頭,道:“那小子的事情不著急,你準備一下,挑一百個能絕對信得過的死士,之後咱或許會用得上。”
“諾!”
蔣瓛告退離開。
朱元璋看了眼自己的系統。
在早朝結束之後,“教育體系”改革的進度已經從百分之五變為了百分之20。
隨之帶來了一系列的好處。
在明末停留的時間,已經從一個時辰,變為了六個時辰!(十二個小時)
能帶去明末的隨從數量,也從二十個,上漲到了100個!
每天都能帶著一百個人,停留半天時間,那麼,自己能在明末做的事情就多得多了。
這讓朱元璋對明末的事情,有了更多大膽的想法。
“崇禎那小兔崽子,若是能把咱安排的事情辦妥最好,若是出意外了……之前咱是真沒什麼好法子,但現在,咱可以直接出手去幹涉!”
朱元璋說這話的時候眼中閃過了極為凌厲的殺意。
他一直沒有親自出面插手崇禎朝的事,始終扮演一個軍師的角色躲在幕後。
除了崇禎太廢物,對朝廷的掌控力度過低,甚至就連禁軍都沒法完全捏在自己手中之外。
最大的原因便是,他在那邊能夠停留的時間太短,而且能帶過去的人太少。
可現在,情況變得有些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