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此人退出之後,李靖站起身來捋了捋鬍鬚,笑道:“刺史大人,看樣子我們在沙州的起義已經得到了民眾的強烈支援。”
“沙西三縣的民眾受到吐蕃的剝削最為殘酷,而且南湖縣數十家人被滿門誅殺,因此南湖縣民眾才會反抗如此的激烈,居然將縣衙都焚燒殆盡。不過這些進駐南湖縣的吐蕃人沒有一個是冤枉的,燒死倒也是一了百了。”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再次響起了通訊兵清脆的聲音,
“報,刺史大人,武魯團練與袁承善首領已經率領善縣民團移駐下馬坡。據李明晉隊長反應,黑馬城的土匪似乎已經確定了下馬坡乃是我軍重要基地,嘉峪關方面的吐蕃城防營隨時都有可能進攻下馬坡!”
“命令李明晉,做好防禦措施,一旦嘉峪關方面的吐蕃軍隊敢去進攻下馬坡,給我恨恨的打!”
就這樣,善縣、南湖縣方面傳來的可謂是起義以來最好的訊息。李靖想起了一個重要的事情,隨即,轉向武媚,沉聲說道,
“刺史大人,現在起義已經成功,可是影響範圍仍然只是侷限在沙州一帶。老夫以為,不出三日,嘉峪關以西的西州、伊州、瓜州都將得到沙州起義成功地訊息。如果我們還是以目前的武裝對外示人,恐怕難以起到獨樹一幟的效應。”
“那李大人有何建議?”
“老夫以為,自古以來揭竿而起的部隊都成為義軍,我們的部隊不如正式更名為沙州義軍。”
“嗯,這個主意很好,有了義軍的稱號,那麼河西十州得到訊息之後必將緊隨其後紛紛揭竿而起,到時候在河西形成燎原之勢,何愁吐蕃人不敗!”
“沙州的局勢目前比較明朗,主要武裝分佈在沙州城以治安軍為主的部分不如改為義軍一路軍,善縣民團改為義軍第二路軍,南湖縣韓家軍改為義軍三路軍,這樣三支武裝呈掎角之勢相互策應。”
“好,就按照李大人的建議。傳本官令,任命尉遲恭為一路軍指揮使,榮詢任一路軍副指揮使兼任一路軍先鋒營隊長;任命袁承善為二路軍指揮使,武魯為二路軍副指揮使兼任二路軍參軍;任命韓家玉為三路軍指揮使兼任參軍。本官以沙州刺史名義總領義軍,任命李靖為義軍參軍,任命李明振為義軍糧草轉運使,任命李明晉為刺史府衛隊長即刻到任!”
就這樣,武媚一下子任命了義軍三路軍一大堆官職。按照朝廷的制度,這三路軍在目前為止是沒有得到朝廷的批准,因此還處於臨時階段。武媚之所以要任命臨時官職,一方面是建立健全的指揮體制,另一方面也是對吐蕃軍隊的一種震懾。
沙州城外吐蕃城防營大帳,在接連攻打了兩個多時辰都沒有絲毫動靜的城防營大軍士氣低落的退了回來。東米赤加被眼前的場景已經氣得臉色蒼白,就在這個時候,門外衛兵來報,
“將軍大人,南湖縣的城防營回來了!”
“哦?快讓東贊進來見本將軍!”
“這?”
“怎麼?”
“將軍大人,南湖縣城防營在順水溝遭到了韓家玉的韓家軍伏擊,現在只剩下一百餘人,正在帳外等候將軍大人發落!”
此話一出,東米赤加勃然大怒,一掌拍在面前的帥案之上,冷喝道:“一幫廢物,走,去看看!”
帳外,從南湖縣回援沙州的衙署正帶著一百來殘兵敗將齊刷刷的跪在帳外。東米赤加見狀,氣的臉色發青,走到這名衙署近前,抽出腰間的橫刀指著地上的衙署,怒道,
“東贊身為縣令,為何沒有親自帶兵回援沙州?”
“稟報將軍大人,南湖縣局勢不穩,縣令正分出一部分兵力準備追繳韓家玉。”
“哼,東贊還真行啊,這麼多年都沒有抓住韓家玉一根毛,現在沙州局勢危機,他居然找了這麼個理由,真是豈有此理!”
“大人,此話當真,絕無半點虛假。”
一聽這話,東米赤加就氣不打一處來,揪起跪在地上的衙署,冷笑道,
“本將軍問你一個問題,當年縣令多吉到底如何了?”
“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說話間,東米赤加怒目圓瞪,手中的橫刀已經接觸到了衙署的脖子。這名衙署也真是糊塗頭頂,加上對東讚的一片忠心,居然硬著頭皮回道,
“將軍大人,多吉縣令被逆賊韓家玉抓獲,下落不明!”
聽了這話,東米赤加的眼中露出了一絲失望,橫刀稍一用力,衙署的脖子上頓時出現了一道血口。隨著橫刀收起,東米赤加鬆開了左手,這名衙署無力地倒在了地上,脖子中能清晰的聽到咯吱咯吱的聲音......
望著南湖縣衙署倒在了地上,跪在地上的一百多吐蕃城防營個個都嚇得渾身哆嗦,東米赤加掃了一圈跪在地上的這些人,厲聲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