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州將軍東米赤加雖然從心底就沒有信任過武媚,但是礙於吐蕃人自身發展的缺陷——冶鐵技術相對落後,因此不得已倚重在沙州乃至整個河西地區都掌握了先進冶鐵技術的武家,武媚也正是看到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隨即決定利用東米赤加的“支援”暗中發展軍事力量。
從大和年間開始,由於乾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加重,沙州地區曾經在三年中都沒有真正的恢復當年生產力。
乾涸的土地即便是接受了雨水的洗禮,然而,物資的匱乏令沙州的百姓到了有地無種、有農無械的尷尬地步。為了儘快恢復沙州農業生產,武媚在五州將軍的“支援下”派人到長安採購農業生產用具及種子。
在以武媚為首的太守府的幫助下,大和後期,沙州的農業生產水平達到了全國最高水平。物資的儲存令五州將軍東米赤加也是歡欣鼓舞。
然而,物資的豐腴必將醞釀出一大批的寄生蟲,這些寄生蟲依靠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來在當地樹立威信,名義上屬於勢力:然而卻像黑馬城土匪一樣成為了社會的敗類。
大和後期,沙州善縣巨匪沙中虎、沙中豹兄弟二人聚眾八百在沙州與嘉峪關之間的善縣一帶為非作歹、禍害相鄰,引起了極大地公憤。
善縣的百姓好不容易從乾旱的陰影之中恢復過來又遭遇了土匪的擾亂,這可激起了一大批青壯年的不滿。為了抵抗土匪的攻擊,善縣袁家堡兩千多百姓推舉了村中青年袁承善為首領組織袁家堡附近八個村子的青壯年三百多人。
袁承善,沙州善縣袁家堡人士,祖上曾經出過進士,然而家道中落之後,到了袁承善這一帶已經徹底淪落為農民。
然而,與眾不同的是,袁承善自幼便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可能遺傳了其祖上的優良傳統,在袁承善十七歲的時候,便表現出與同齡人不一般的能力,引起了村中長者的廣泛關注。袁承善曾經考慮過像他的祖上一樣考取功名,然而沙州遠離長安且世道混亂,袁承善空有滿腔熱血卻只能面對現實。
大和後期,土匪沙中虎、沙中豹兄弟二人帶領一眾嘍囉來到袁家堡敲詐勒索,八百多土匪手執武器,有的甚至還披著官軍佩戴的鎧甲,這些土匪剛一進入村莊就如同狼入羊群一般將村中的老弱婦孺、青壯小夥全都聚集在村子東口的空地之上。
為了從精神上征服袁家堡的村民,匪首沙中虎、沙中豹兄弟二人坐在高頭大馬之上,一臉“和善”的掃視著村中的所有人,廣場上村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土匪嘍囉們拼命的維持秩序。突然,沙中虎大聲喝道:
“各位鄉親請安靜,我沙中虎今天來是保護大家的,請大家不要害怕!”
望著沙中虎那一臉的兇相,所有的村民都是半信半疑,已經有不少村民開始小聲的嘀咕:“都說沙中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近日來到袁家堡怎麼可能會保護我們?”,“就是啊,誰聽說過土匪會保護老百姓?”,“噓,小點聲,別找來殺身之禍!”
雖然村民們小聲議論,然而沙中虎、沙中豹卻是聽得清清楚楚。只見沙中豹從高頭大馬之上跳了下來,走到一個議論聲最大且最難聽的老漢近前,抽出身上的彎刀二話不說一刀劈向了老漢的大腿之上,接著又是一刀直接砍中老漢的博子上。
這名可憐的老者發出痛苦聲癱坐在地上。由於傷及到了要害、失血過多,很快,這名老者就已經是奄奄一息。
村民見狀,頓時吸了一口涼氣,後背冷汗直流,噤若寒蟬。沙中豹掃視了一眼眾人的反應,心中很滿意。只見沙中豹轉身又翻身上馬,坐在馬上之後,沙中豹手舉彎刀、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下面的都給老子聽著,別特麼的給你們臉不要。今天我大哥說了,只要你們乖乖的配合我們,我們自會保護你們的安全,聽明白了麼?”
說話間,沙中豹怒目圓睜很是嚇人,有幾個婦女懷中抱著嬰兒在聽到沙中豹的喊聲之後張嘴就準備嚎啕大哭。
這些受到驚嚇的婦女生怕惹禍上身,哪裡敢讓自己的孩子在這麼安靜的環境下哭出聲來,隨即用手緊緊地捂住嬰兒的小嘴止住了哭聲。這些幼小的嬰兒被強行止住了哭聲,粉嫩的小臉被憋得紅紫,身體不由自主的顫抖。
良久之後,沙中豹繼續喊道:
“為了袁家堡的長治久安,你們每家每戶在三日之內上繳糧食一千斤,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了。如有報官者,下場如同此賊!”
彎刀指著倒在血泊之中的老漢,眾人皆是一怔。此時的袁家堡村民哪裡還敢反抗這些窮兇極惡的土匪,紛紛顫抖著身體,沒有一個人敢搭話。最後,一直坐在馬上“和善”的望著眾人的沙中虎補充道:
“剛才我兄弟也說了,時值亂世,吐蕃人橫行霸道:說不定哪一天他們的軍隊就來到袁家堡。到時候,這些惡貫滿盈的吐蕃人才不會向我們這樣仗義,只收取你們每家每戶一千斤糧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聽這話,村中的百姓居然有人點頭表示同意,如果相比之下,吐蕃人要比這些土匪兇惡的多。
傳達完意思之後,沙中虎繼續說道:
“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之後,我們將會重返袁家堡收取糧食,如果不配合後果自負!我們走!”
說完,沙中虎、沙中豹調轉馬頭向村之外走去,其他的嘍囉緊隨其後揚塵而去。土匪剛一離開,廣場之上像炸開了鍋一樣,老漢的身邊當即傳來了歇斯底里的痛哭聲,婦女懷裡的嬰兒差點憋死在自己母親的懷裡,其他人議論紛紛,一直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半個時辰過去了,袁家堡的村民就如同失去了生活目標一樣不知道該當如何。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在兩名家丁的攙扶下來到廣場最前面,將手中的柺杖猛地往地上一跺,使勁全身的力氣,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