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沙州城南武家府內密室之中,武媚、李靖、尉遲恭、國柱、國威、國棟、武魯齊聚一堂。
除了榮詢鎮守官倉之外,武媚最信任的六人全部聚齊了,經過上一次的賑災,武媚意識到其中的弊端,隨即決定更改賑災計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密室內,仙風道人李靖依然是第一個開口說話,只見他習慣性的捋了捋鬍鬚,沉聲說道:
“半月前的賑災,雖然釋放了五六十萬斤的糧食,可是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且賑災場面看似井然有序,其實混亂不堪。”
“有不少難民為了更多的得到賑災之糧,不惜冒名頂替,導致很多糧食並沒有如實的分發到每個難民的手中,這無形中造成了浪費。”
“因此,老夫以為明天的賑災必須改進先前的方案。”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點頭稱是,不過李靖的想法固然好聽,但是執行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沙州太守府雖然已經成了快兩年了,但是完整的戶籍登記並沒有落實,如今各地災民湧入到沙州,根本無法分辨這些災民是否隸屬於沙州,想要不被冒名頂替談何容易。
如今,大批次的災民不斷地向沙州湧來,為了能夠得到救命的糧食,這些飢餓難忍的災民可能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武媚才會倍感為難。
可是賑災的糧食必須得到公平的處理,否則將失去了賑災的意義,因此,在經過複雜的思想鬥爭之後,武媚決定採用武裝維持賑災現場的秩序。
李靖似乎看出了武媚的想法,只見這位跟隨武媚多年的名士,捋了捋鬍鬚笑道:
“太守大人既然已經有了辦法,那就不妨說出來讓大家都聽聽!”
“是啊大人,賑災非同小可,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否則很有可能會功虧一簣。”
“……”
聽著武媚議論紛紛的聲音,武媚沉聲說道:
“正是因為賑災關乎到沙州的穩定,因此我們必須做到公開公平,否則將有失公允。為了保證賑災的公平,本官決定採用武裝維持現場的穩定。”
一聽到用武裝維持賑災現場的穩定,眾人皆是大驚失色,採用武裝維穩固然很好,但是衝動的受災群眾一旦與士兵發生衝突,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於武媚的提議,李靖、尉遲恭、武魯、國柱、國棟、國威六人都不贊同。只見武魯站了出來,躬身行了一禮,朗聲說道:
“叔父,受災群眾數量龐大,就算是我們把沙州治安軍全部安排到現場維穩,恐怕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反而容易激起軍民的矛盾。”
“那依你之言,我們該當如何?”
“侄兒以為,明天的賑災場面將會十分的混亂,一方面是災情正在加重,受災人員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百姓聽聞可以領取救災的糧食,自然有一些人渾水摸魚前來冒領,我們不妨將明天的賑災分成若干個批次。”
對於武魯提出的分批次的建議,在座的所有人都似懂非懂,就連李靖對這個概念也是聞所未聞,只見李靖轉向武魯,微笑著回道:
“武魯少爺,分批次一說,老夫實在難以理解,還請您明示!”
“李大人,所謂的分批次就是將明天的賑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分成若干個部分。”
“比如,以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為界,分成五部分,賑災的場地則有原來的一個地方分成數個地方。”
“這樣領取糧食的百姓就會被分成幾十個批次,每個批次的人員數量自然減少。”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恍然大悟,紛紛點頭稱讚武魯的建議。武媚也從心底接受自己的侄子武魯的建議,隨即站起身來,呵呵笑道:
“武魯能有如此想法可謂是難得。按照這個建議,受災的群眾需要合適的疏導,而疏導的任務就又落到了治安軍的身上。”
眾人萬萬沒想到,武媚還是堅持用治安軍來維持賑災現場的穩定。
其實,無論採用何種辦法賑災,沙州的一千治安軍都顯得杯水車薪,畢竟在面對數萬的受災百姓,治安軍根本無法投入戰鬥。
商定之後,眾人紛紛散去。
次日辰時,當一批災民湧到了沙州城東北的官倉附近的時候,原本冷落的官倉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武媚在眾人的陪同下一大早便守候在官倉等待,賑災的地點被分成了六個地方,分別由太守府負責。
那些領完糧食的百姓滿臉喜悅的在治安軍的疏導下緩緩離開了官倉附近。就這樣,偌大的官倉如同流水席一般迎來送往好不熱鬧。
喜歡穿越之逍遙詩仙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逍遙詩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