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眾人恍然大悟,這些跟隨李績多年的州將不得不暗自佩服李績的境界。
不得否認,李績才是真正的忠君愛國之人在,這種拋棄個人利益而謀求國家大義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李震更是羞愧的無地自容。
為了進一步安撫眾人,李績繼續補充道:
“本官進宮之後,一定會盡力說服皇帝陛下任命李震為新的隆成武官,各位大人今後要齊心協力將我們隆成大軍打造成一支鐵軍,隨時準備出兵河西!”
“下官謹遵將軍教誨,擁護長史打造鐵軍!”
眼看著眾人群情激奮,李績終於可以放心的離開了隆成往長安任職。
按照朝廷的慣例,李績離開隆成這段時間,李震以留後的身份暫管隆成軍政大事,而朝廷會設法安插新的武官正式接管隆成的軍務。
不過隆成的軍官上下一心,朝廷空降的武官根本無法融入到隆成的軍政兩界,也正是因為如此,李震才能以留後的身份正式接管隆成成為新任的隆成武官。
與此同時,朔方武官李涓離開靈州前往長安,其子李彥佐加封郡王、朔方武官。、
朔方、隆成的劇變,局勢轉到了對武媚不利的境地。
趁著變化的空隙,涼州將軍尚婢俾、轄下長縣將軍念洪城也開始謀動出兵龍虎隘的計劃。
然而機會稍縱即逝,雖然隆成武官李績離開了岐州,但是留後李震很快就掌握了隆成的局勢。
也正是吐蕃人的蠢蠢欲動,李績這才得以順利的說服李世民任命熟悉隆成的李震正式擔任隆成武官。
李唐的劇變影響到了遠在河西的沙州,這一日,正當武媚為局勢的發展憂心忡忡的時候,突然聽到五州將軍東米赤加來訪。
武媚不敢大意,隨即請東米赤加到客廳。
二人的矛盾到這個時候依然如同暗流一般湧動,礙於武家能夠帶來黑鐵的利益,東米赤加一直隱忍至今,武媚不以為意,對東米赤加也總是陽奉陰違。
二人坐定之後,東米赤加大喜道:
“你可知道最近的長安發生了劇變,隆成、朔方、河東數鎮的武官都已經更換。”
“前幾日,涼州將軍尚婢俾上奏贊普,希望能夠趁此機會出兵龍虎隘拿下隆成,進而直逼長安!不知太守大人對此有何看法?”
“將軍大人見諒,下官身為太守,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
“哈哈哈,太守大人何必謙虛呢,治理國家、行軍打仗觸類旁通,太守大人熟讀歷史,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
“下官慚愧!”
“罷了,既然太守大人惜字如金,本將軍又豈能勉強。”
“不過有一言本將軍要說,一旦贊普同意出兵龍虎隘,那我們河西五州自當成為大後方,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錢糧器械都會源源不斷的運往涼州,明白麼?”
“全憑將軍大人做主!”
“那就好,本將軍稍後就會聯絡尚婢俾將軍,如果需要我們五州將軍府的配合,說不定本將軍會親自披掛上陣前往涼州,到時候沙州就交給太守大人了!”
“謹遵將軍大人之令!”
東米赤加離開之後,武媚終於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癱坐在椅子上。
此時的武媚內心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自己今後該當何去何從。
對於東米赤加的要求,武媚找不到一點兒藉口拒絕,他甚至感到自己就像一隻提線木偶一般被吐蕃人隨意指使。
良久之後,李靖與尉遲恭來到了會客廳,他們二人最近感受到了武媚的變化,可是又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二人見東米赤加離開之後,隨即來找武媚。
看著武媚無力地坐在椅子上,雙眼空洞無神、如同洩了氣的皮球一般,李靖和尉遲恭二人輕輕地走到武媚近前,低聲問道:
“大人,是不是吐蕃人又耍什麼陰謀詭計了?”
武媚望了望李靖、尉遲恭二人,並沒有回答他們。
武媚知道:長安的劇變無論如何都要讓二人知道:然而,太守府並不是交談此事的地方,他們要做的是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重新規劃沙州的未來……
是日深夜,沙州城外武家府內密室內,管家張福在迎接完最後一個到來的人物之物,習慣性的將密室的大門重重的關上。
此時的密室準備,沙州重要人物聚集一堂,除了武媚、李靖、尉遲恭、榮詢之外,還有年輕一輩武魯、國柱、國棟、國威,雷音寺的洪辯大師共計九人。
關於長安方面的政治變動,武媚決定說出來,畢竟這件事情關乎了沙州的走向。
眾人到齊之後,武媚從懷裡逃出了兩封密信,一封是李震寫給武媚的。
另一封是太監王碩雷大人寫的關於朝廷現狀分析的絕命書,臨死前託人交到了武媚手中,武媚望著兩封密信,語氣悲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