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的富人像城中的大戶那樣有一定的影響力,只要我們派兵進入鄉下強行徵收他們的稅糧,相信他們不敢反抗軍隊。”
“一旦遇到那些敢反抗的,我們就果斷派兵鎮壓,最好是能夠株連九族!”
此話一出,多吉臉上頓時一沉,不可否認,東贊所說的株連九族似乎有些過分。然而轉念一想,多吉也就釋然,隨即追問道:
“為何要株連九族?”
“大人請想,如果這些反抗我們大軍的富人沒有被連根拔起,那麼其他的富人便會在心中家中僥倖心理,這對我們以後徵收稅糧會大大的不利。”
“而且,株連九族本就血腥,這對其他不聽話的漢人也是一種震懾!”
“言之有理,那就按照你說的辦,三日之後執行!”
“屬下領命!”
就這樣,多吉採納了東讚的意見準備在南湖縣實行高壓政策,而高壓政策的目標便是那些居住在鄉下的富人。
正是這個政策,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有近百戶家族被株連九族,白色恐怖在南湖縣瀰漫開來……
短短的三天時間,多吉便以南湖縣令的身份向縣內各鄉釋出徵收稅糧的命令,上百名吐蕃士兵帶著縣衙的公文下鄉張貼告示。
轉眼間,南湖縣民眾便議論開來,對於縣衙的荒謬舉動恨之入骨。
不過,正如東贊所料,這些窮苦百姓雖然不滿縣衙的胡作非為,但是依然在暗中籌集錢糧準備隨時上繳縣衙。
而那些居住在鄉下的富人大都抱有一種天高皇帝遠的僥倖心理,對於官府張貼的告示熟視無睹。
就在多吉的手下奔走於鄉下的時候,一群以做法為名的僧人也開始遊走於各鄉各里,這些僧人不僅勸說百姓要配合官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私下裡幫助這些窮苦百姓轉移其他的資產,準備隨時應對吐蕃人的暴力洗劫。
按照公文告示約定的時間,各鄉百姓必須在半個月之內將規定的稅糧上繳至縣衙規定的倉庫之內,再由縣衙統一轉運至城內的官倉。
半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一天,多吉召集了縣衙內的主要屬下在公堂內議事,望著桌上擺放的賬冊,多吉不由得火冒三丈,怒喝道:
“官府的命令,居然真的有人敢違抗,看來是真沒把我這個縣令當回事,東贊,你說這件事該當如何?”
“回稟縣令大人,公文上明確規定,如果抗拒官府當株連九族。”
“那還等什麼,本官命你率領大軍進入鄉下抓獲那些反抗的官府的刁民,如若反抗直接就地正法無需向本官彙報,明白麼?”
說話間,多吉的目露兇光,臉色陰沉,堂下的一眾屬下無不駭然失色。在場的只有東贊知道這番話實際上是半個月前在已經與自己商量好的,因此聽了這番話也不覺得驚駭。
就在眾人驚駭之際,東贊領命而去。
當時的吐蕃雖然在南湖縣建制,但是對於南湖的戶籍沒有完全統計在冊,加上吐蕃人的到來之後,已經有不少人準備逃離這個地方。
因此,等到吐蕃軍隊在東讚的率領下來到鄉下的時候,那些窮苦百姓除了逃走的幾乎都如約完成了稅糧的上繳,沒交的只有那些少數的富人。
多吉率領三百大軍來到了距離南湖縣城只有十幾裡的村莊。這個村莊只有一家大戶,那就是最為富有的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