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祈禱皇帝以後別拿這件事當成想要殺李仁的理由,李仁總覺得這是被人惦記上了。
“皇上您但說無妨,臣出了這屋子就當從來沒來過,陛下也是什麼都沒有跟臣說過,臣的嘴一定封的死死的。”
李仁拍了拍胸脯,很是鄭重,又怕皇帝不信,李仁伸手就要高舉起來發毒誓,皇帝見狀趕緊攔下李仁。
皇上習慣了李仁這傢伙平時都是這樣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起先還真以為這傢伙在誇他,而現在皇帝已經摸清了他的性子。
“行了,朕信你,就你這小子一肚子的壞水。”皇上敲了敲桌子,眼睛卻是盯著李仁。李仁嘿嘿的笑了笑。
“皇上您可別打趣臣了。”皇帝沒在說什麼,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李仁也端坐起來,豎起耳朵來,等著皇帝要說的話。
“朕,知道你與弘兒交好,朕也就這麼一個兒子,一個我捧在心間長大的孩子。”李仁一個勁的點頭,皇上對李弘的好整個大唐上到百官下到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李仁第一次見到一個皇帝竟會如此的在乎親情,甚至是超過了自己的生命,“朕今日越發的覺得身子不爽賴。”
“可能沒有幾日好活了。”皇帝淡淡的笑了笑,李仁則是“噗通”一聲跪下了,“皇上龍體康健,自會是萬萬歲,莫不可說些喪氣話。我大唐天下名醫遍佈。”
作為臣子李仁必須說假話,歷史上皇帝也是從這一次刺殺之後身體一落千丈的,皇帝擺了擺手。
“卿,不必安慰朕,朕心裡有數,只是不放心弘兒,把他託付給其他人朕不放心。”李仁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的信任他。
他一個入朝沒多久的小官,竟然被皇帝託付,李仁是萬萬想不到的,但李仁卻是能理解皇帝的這份心。
這宮中多少人惦記,別人難免會被貪婪迷了眼,可李仁不同他是真的為弘兒好,這樣一個機靈又有分寸的人最適合輔佐太子。
權勢還不夠也沒有根基,定能好好的陪著太子,“朕會託付一些大臣幫著弘兒,但李仁你要知道你要判斷他們做的對不對,朕讓你做的是反抗,你敢還是不敢。”
皇帝的聲音突然拔高了一個分貝,“臣李仁敢,只要是為了太子好,臣沒有什麼不敢的,只要臣活著,就一定會護著太子,但陛下臣手中沒有權勢無法與閣臣民們抗衡。”
李仁不是為了貪功,他沒有底氣去與之抗衡,皇帝沉思了半晌,這個問題他一早就想過,給與不給都有著很大的弊端。
權衡再三,皇帝選擇了相信李仁,“朕信卿,卿可萬萬不可辜負了朕的信任。”皇帝目光如炬的盯著李仁。
李仁鄭重的點了點頭,“來人。”皇帝說完便有宦官入殿,“皇上有何吩咐。”
“傳朕旨意,此事刺客之事,李仁護駕有功,救了朕和太子,賞李仁為二品光祿大夫,賞銀萬兩。”
李仁趕緊跪地叩謝,皇帝可真是大手筆,這出手就是萬兩白銀,李仁眼睛都快綠了,他一個小官立馬搖身一變成了正二品。
怕是這京中又是一番議論了,李仁倒是不擔心自己,這種好事他是來者不拒,可皇帝就不好過了。
雖說聖旨不能反抗,但這麼不合理法的封賞隨便就定下了二品大員,一定會被彈劾的,李仁一想到這就覺得頭大。
李仁對於自己現在的位置可以說是相當的滿意,他才十幾歲的少年郎就能夠和一群奮鬥了一輩子兢兢業業的老頭們平起平坐。
李仁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自覺間腰桿都挺直了,皇上看著這小傢伙的樣子,不由得笑了笑。
果然還是小孩子,喜怒哀樂還是收不住,皇帝哪知道李仁這沾沾自喜的樣子是故意表現給他看的。
李仁自己心裡雖是高興,但他有分寸,知道什麼時候該表露出什麼才能讓自己最安全,也能讓別人放鬆警惕。
打發走了宦官,皇帝又正襟危坐起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李仁,李仁覺得有些不自在,還是強顏歡笑。
“朕給你了權勢,可不要忘了你答應朕的話,卿家凡是要三思。”皇帝又囑咐了李仁一番,李仁一一記下了。
雖然皇帝翻來覆去都是那麼幾句話,李仁聽的都快起繭子了,可裡面所蘊含的情感都讓李仁覺得從心裡的感動。
他把這些話都放在了心裡,並不是皇帝給了他多少權勢,他得了多少的財富,而是那一份心意深深的讓李仁不能忘懷。
李仁從暖閣內退出來,剛走到午門,就立馬被蜂擁而至的人群給圍了個水洩不通,“小李大人,我家老爺請您到府上敘話。”
“小李大人,我家公子與您是舊友。”
“小李大人,這裡,我家老爺與家父是世交。”李仁的耳邊呼呼啦啦都是這些跟他攀關係的話,李仁都不知道自己啥時候多了這麼多的親朋好友。
李仁一臉的無奈,卻又不得不和顏悅色的婉拒這些人,李仁花費了好一會的功夫,費了不少的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