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四不答反問,讓曲子白臉上有一瞬間的錯愕。
甚至,他懷疑,蘇小四是不是飄了,要不怎麼會這樣跟一個記者說話?
他是京城日報的記者,京城日報在京城媒體界具有什麼樣的影響力,全京城的人,沒有人不知道。
很多企業在開張的時候,或者有重要慶典的時候,都很希望能請來京城日報的記者做報道。
畢竟,一次報道,等於一次免費的廣告,還是那種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廣告。
雖然說,這一次是他主動聯絡的,但聰明人都能看出來,這是送上門的廣告。
當然,他來,一則是奶茶店確實有噱頭,二則是他個人對蘇四儉很欣賞。
作為京城日報的筆桿子,他今天的採訪,純粹等於是在給奶茶店做免費的廣告。
這是多少企業想得到的好機會,換了別人家,應該是自己為什麼,對方就能及時回答,甚至就是自己不問,對方都要上趕著說。
這位蘇先生,不答反問是什麼意思?
短短時間,曲子白心裡已經想了很多。
就在曲子白思索,這個採訪要怎麼繼續下去的時候,就聽到蘇小四又開口了。
“如果曲記者經過商肯定就不會這麼問。不管做什麼生意,都是有成本投入的,奶茶只是小本買賣,鋪面越小成本越小。”
“京城的鋪子雖然目前來說不至於用寸土寸金來形容,但成本確實不小。我是一個個體戶,沒有雄厚的資本支援,自然是怎麼省錢怎麼來。”
“尤其是這樣的小鋪子,一般的人看不上,自然不願意租賃,價格又比其他的商鋪要更加便宜一點。我們做生意的人,是真不容易啊!”
蘇小四說這話的時候,還適當的表現了一下自己的困境。
如果曲子白沒有對蘇小四這個人做過最基本的瞭解,大概就要相信,蘇小四真的是一個小小的只開了幾個鋪子的個體戶。
但他了解過曲子白,當然知道實際情況。
“蘇先生這話當真是太謙虛了,我聽說,您開了好幾家小吃城,生意可都不錯!”
如果沒有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眼前這位年輕的小夥子,根本不可能一口氣開二十幾家商鋪。
“小吃城的生意是不錯,可是開支也不小。和大企業比起來,我這就是小打小鬧。”
“您有句話倒是說對了,京城的商鋪這幾年價格漲的很快。”
曲子白對於這一方面還是很瞭解的。
京城裡的商鋪租金年年上漲,這是不爭的事實。
三年前一百塊錢能租下來的鋪面,現在六七百也未必能租下來。
可就算京城的商鋪租金再怎麼上漲,也不至於租一個這樣小的鋪面。
作為記者的敏感,讓曲子白堅決相信,租金上漲絕對不是蘇四儉租下小鋪面的原因。
“那麼,我想請問蘇先生,您考慮過客人到時候要坐在什麼地方喝奶茶嗎?”
曲子白也不迂迴曲折的說話了,而是直接開口問。
“我是個商人,自然要以盈利為目的,客人坐在什麼地方喝奶茶的問題,我當然想過。”
聽到有戲,曲子白瞬間來了精神,一雙眼睛都差點冒光了。
“蘇先生,您能具體說說嗎?”曲子白拿著筆和本,準備開始寫。
然後,就在他做好準備的時候,聽到蘇小四開口了。
“這件事暫時允許我保密可以嗎?等到週日奶茶店開張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了。”
蘇小四才不打算現在就將問題都認真回答。
難得有上門的記著採訪,稿子出來,都說明白了,還有什麼意思?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總要留下一些懸念,才會引起別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