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經營方式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開一個大大的鋪子,讓人覺得很有實力。一般人都有慣性思維,鋪子大了更加可靠。
在不同的地段,開四個小鋪子,讓人走最少的路就能買到,最大的方便了客人。
也能儘可能地將客人都吸引過來,對鞏固客人有好處。
二人選擇不同的經營方式,可能與縣城和省城的差別有關係。
不得不說,二人都選擇了最適合的經營模式。
進門之後,闊朗的鋪面裡,井然有序地放著一溜兒玻璃櫃子,櫃子裡分門別類放著各種滷製品。
從葷菜到素菜,一應俱全。
蘇小甜粗粗掃了一眼,豬肉,牛肉,雞肉,鴨肉,鵝肉,一應俱全。
豬肉有滷五花肉,還有豬排骨、豬頭、豬耳朵、豬蹄膀、豬蹄子、豬下水等等的。
牛肉有滷牛肉和滷牛雜。
雞肉、鴨肉、鵝肉有滷雞腳、鴨腳、滷鴨胗、滷鵝腸等等。
至於各種滷菜,那就種類更多了,基本上,常見的不常見的菜都能看到。
這經營範圍倒是比自己預想的還要大一些。
也不知道這些食材都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年月,在小縣城,要將食材蒐羅得這麼齊全可不容易。
玻璃櫃臺的後面,李柱子媳婦穿著白色的圍裙帶著白帽子,帶著兩個同樣打扮的年輕姑娘正忙活著招呼客人。
進進出出的客人還真不少,買肉的、買菜的,進來的人,就沒有空出手出去的。
李柱子媳婦招呼完一個客人,抬頭就看到蘇小甜。
她歡喜得不得了,忙從櫃檯後面出來。
“小甜,你咋來了?啥時候回來的?也不提前說,讓你四叔去火車站接你。”
她伸手想握住蘇小甜的手,才發現自己的手油乎乎的,便忙收回去。
至於與蘇小甜一同進門的謝楠老師,被李柱子媳婦當成了正好進門的客人。
“嬸子,我昨天來的,今天晚上的火車就要回京城去了。”
李柱子媳婦臉色瞬間就垮了下來。
“咋這麼著急?就一點時間了,我給你烙點兒餅子你帶著路上吃。”
說話,李柱子媳婦就要去洗手。
蘇小甜忙就將手中的包舉起來說:“嬸子,您別忙了,長久伯伯和伯母給我們準備了不少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