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家了,聽說小先生要在這裡留一段時間,閒暇的時候,可以過來玩。我的大孫女今年也有十幾歲了,或許能和小先生說說話。”
安書記很希望自家的孫女兒能和蘇小甜這樣優秀的人接觸。
他好歹在村子裡當了多少年的幹部,怎麼可能不知道,與優秀的人接觸會變得優秀。
可村子就這麼大,優秀的人並不多,加上孫子孫女們的年齡小,他一直也沒給孩子們找到一個合適的標杆人物。
蘇小甜的出現,讓安書記瞬間找到了這樣一個人。
他估摸著蘇小甜的年齡應該和自家大孫女差不多。
蘇小甜這些年在城裡,沒有風吹日曬的,面板吹彈可破滑滑嫩嫩的,在安書記的眼中,可不就和十二三歲的孫女差不多年齡。
對於安書記的熱情,蘇小甜不好說其他,只能應下。
他們進門,就看到院子裡竟然有好些人在。
四五個人正在桂花樹下坐著聊天。
蘇小甜下意識覺得,這些人應該不是安書記的家人。
原因自然是穿著打扮不太一樣,這些人清一色地穿著幹部裝。
這個年月的農村人,哪怕就是村幹部,也很少捨得花錢買這樣齊整的衣裳穿。
果然,安書記看到這幾個人之後,先是一愣,隨後忙就小跑過去,衝著幾個人彎腰握手。
“安書記,這個小姑娘看著面生得很。”
其中一個人正好瞥見蘇小甜,便問了安書記。
安書記忙就介紹:“梁鎮長,這位是從北京來的小先生,跟著沈老師一起來的。”
對於安書記將蘇小甜介紹為小先生,顯然讓在座的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一個小姑娘叫小先生?
他們當然知道,這裡會把有學問的人稱呼為先生,也會把大夫和風水先生這些都稱之為先生。
可是,小姑娘年齡這樣小,不可能是風水先生,也不可能有大學問。篳趣閣
自然,一樣不可能是個大夫。
誰家大夫不是鬍子拉碴的?
“小先生,我給您介紹一下,這是咱們通粱的梁鎮長,這位是錢書記,這兩位是杜主任和賀州同志,他們都是我們通粱鎮上的幹部。”
幾個人聽到蘇小甜是來自京城的人,已經高看幾分。
畢竟是從皇城根來的人,見識肯定不一樣。
卻沒想到,安書記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子竟然對蘇小甜用了敬稱,這就讓他們看不明白了。
“安書記,這位是什麼身份?”
賀州是村上駐點的幹部,忙就湊近安書記跟前多問一句。
安書記可不是沒見識的人,不至於見到一個從京城來的人就用這樣的敬語。
那唯一的可能就是,這個小姑娘的身份不一般。
難不成,這個小姑娘是大儒的後人?
賀州已經在心裡開始揣測了。
“賀同志,小甜同志可不一般,她是個了不得的大夫,比咱們周邊這些大夫都要強很多。安榮學家的外孫子昨天落水,救上來的時候已經昏迷不醒了,是小先生救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