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飯館普遍用“大眾飯館”“群眾飯館”“向陽飯館”這樣的名字。
尋常的飯館名字十分接地氣,如果是西餐廳,則名字用的洋氣到讓人看不明白,洋與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忽然之間開業了一個名字大不相同,頗有些古風古韻的餐廳,一時之間,吸引了不少人。
有老人開始懷念,幾十年前,京城的飯館酒樓名字如何如何之類的話。
也有年輕一代的人覺得,壹鳴軒這個名字有意境,比起那些大眾向陽之類的要好聽得多。
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這樣的名字不好,有懷念封建遺留的嫌疑。
總之,壹鳴軒的開業,在京城裡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風潮。
人大都是有從眾心理的,既然這個名字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自然就會有人慕名而來。
在沒有做廣告的情況下,壹鳴軒開業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的客人。
這些客人也算三教九流都有。
開業之初,這種情況也算正常。
畢竟,現在還沒有形成固定的顧客圈子。
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不適合的客人逐漸被淘汰,最終形成的才會是固定客源。
蘇小甜等人還沒有開學,因此,兄妹們一窩蜂地都在餐廳裡幫忙。
蘇家的孩子都是十分懂事的,各自忙活著,將整個餐廳打理得井井有條。
遲意遠也主動圍上圍裙裡裡外外的幫忙,他之前跟著蘇奶奶賣過一段時間的早餐,做這些的時候,熟門熟路的,竟然比蘇家兄妹還要更加順手。
蘇小甜不想去後廚幫忙,想端菜送飯,蘇奶奶又擔心她年齡小,萬一被湯湯水水的燙著了不好,因此不讓她幹。
如此,蘇小甜能做的也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招呼客人。
今天來的客人不少,壹鳴軒樓上樓下,一共有二十幾張桌子,一會兒時間竟然坐滿了大半。
蘇小甜嘴巴甜,喜歡笑,在大廳裡忙著招呼客人的時候,做得有模有樣。
其他人各自忙著,看到蘇小甜沒有危險之後,便也由著她自己忙活去。
蘇小甜上輩子也在餐廳裡幹過,做起這些事情來,順手得很,她將一個個客人都招呼到座位上,還能用三言兩語的話,將客人們的情緒都調動起來。
客人們對於蘇小甜這樣一個小姑娘招呼客人十分驚訝。
甚至,有一部分客人讚不絕口。
就在將一桌人送到樓上包廂之後,蘇小甜順便看了一眼門口。
就是這一瞬間,她看到了一個熟人!
這熟人不是別個,正是小蕊。
蘇小甜算是怕了這個腦子不太好的姑娘,她看到這個熟悉的身影的時候,恨不得扶額,直接告訴這幾個人,他們家不做他們這種人的生意。
她心裡哀嚎了一聲,感嘆著:這是什麼樣的孽緣啊!
兩個原本不應該有交集的人,怎麼就總莫名其妙地相遇?
如果有可能,她真的想直接拒絕他們。
但開門做生意的人,要能包容。
上門是客,萬萬沒有拒絕客人入內的道理!
為了避免起衝突,蘇小甜幾乎是立即就做出了決定。
她速度地躲開,直接衝到後廚去了。
小蕊並沒有看到蘇小甜。
進到餐廳之後,她四下掃了一眼。
也就是這一眼,就讓她看到了朝思暮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