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您的讚許,我受之有愧啊!”
“不愧,不愧。你是有功之人啊!”
“紅心大隊的糧食產量,在我到紅心大隊之前就已經明顯增產了。”
這話說出來,倒是讓董元忠一愣,怎麼可能?
“小甜這孩子,是農業方面的天才。”沈自珍目光慈愛地看看蘇小甜,然後又抬眼看向董元忠。
他的問題已經落實了,回到以前的工作崗位了,可是杜老還生活在紅心大隊不能回家。
要不要順便說一下,董元忠是省裡的大領導,或許有辦法呢?
“還有,還有如今還在紅心大隊的杜同和,也是農業方面的專家,只是,杜家早年是資本家,老人現在也只能留在大隊裡。”
簡單幾句話,董元忠明白了,沈自珍這是給杜同和說情呢。
杜同和說起來也是對國家有過功勞的人。
“這個事我回頭想想辦法,不過,到底不是我們省裡的人,未必能解決。”
董元忠並沒有一口答應下來,但沈自珍已經十分開心了,忙就連聲道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長,您不知道,這一老一小在我之前,就已經著手培育良種了,紅心大隊的糧食產量節節高,主要是他們培育出的種子好。”
這件事,除了紅心大隊的個別人之外,就連大隊裡的許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貓膩,只知道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沈自珍不是貪戀功勞的人,不會做出將別人的功勞據為己有這樣沒品的事。
索性就趁著這個機會對董元忠交代清楚了。
但董元忠卻很難以置信,怎麼可能?
蘇小甜才多大年齡?怎麼可能會種地?就別說還要培育種子了。
莫非,沈自珍的蘇家人的照顧,所以要將這份功勞給蘇家?
董元忠覺得,自己猜測到了真相。
瞬間,他對沈自珍的高風亮節又有了新的認識。
沈自珍嘆了一口氣,猜到董元忠可能想岔了,遂又解釋。
“首長,小甜這孩子,在農業知識方面的造詣很高,甚至比我還高,這兩年,我從小甜的嘴裡聽到了不少的新知識。”
沈自珍的名聲董元忠曾經聽說過,這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農業科學家。
現在他卻極力推薦一個小姑娘。
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可能。
一個小娃娃罷了,就算再怎麼聰明,也不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番作為吧?
董元忠本人對農業知識瞭解並不多,但不妨礙他提出幾個問題考一考蘇小甜。
蘇小甜知道董元忠是在考察她,不慌不忙的一一回答了。
答案十分準確。
不要說董元忠,就是沈自珍也暗暗點頭表示讚許。
“看起來,一代新人換舊人啊!”董元忠感慨的說:“蘇老哥,我只當你培養出幾個出色的孫子,誰知,孫女兒更出色。”
說起孫女兒出色的話,蘇爺爺那表情,別提多驕傲了。
“小甜這娃,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讀書。”
“喜歡讀書好,喜歡讀書的孩子,未來都差不了。”董元忠對蘇小甜也奪了幾分欣賞。
甚至有一種,這為什麼不是自己家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