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之前,蘇長久已經和杜同和約定,以後,關於村子裡莊稼該怎麼種的問題,杜同和只教給蘇家人,然後透過蘇家人的嘴巴說出來就行。
畢竟,一個關在牛棚裡的人說出的話,怕是未必能讓人信服,萬一期間被誰舉報了,還會惹出許多是非。
但如果真的有效果,等莊稼真的增收了,再將莊稼增收的真正原因說出來,社員們就很容易接受並且相信。
如此一來,就需要給蘇家一個光明正大接觸牛棚的理由,他可不希望下一次,還有人舉報蘇家和牛棚裡的人打交道。
牛棚裡,遲意遠正坐在門外認真地看書,他十分專注,就連遲格走到他的附近都沒有發現。
這些書,是陳子安委託蘇小甜給他的,是高中課本,所有的學科都有。
遲意遠是個聰明的孩子,心裡清楚,這是他爺爺沒有辦法教導給他的,只有靠自己認真系統的學習才行。
看著孫子看書時候的專注樣子,遲格老懷安慰。
不是因為遲意遠在認真讀書,而是覺得,這孩子終於從當年的痛苦中走出來了。
他肯認真看這些書,從某種程度上代表這個孩子相信將來還有重回學堂的一天。
“老遲,你可以安心了,小遠將來會很好。”
杜同和不知什麼時候走到遲格的跟前,看著認真讀書的遲意遠,頗為安慰。
當年遲家遭遇那樣的痛苦,這些年最走不出來的不是遲格,而是遲意遠。
“能遇到蘇家一家人,是我們的造化。”遲格看著老蘇家的方向說。
“蘇家人確實很好。我也沒想到,小甜這孩子,竟然將這麼大的功勞推在我的身上。”
別人不清楚,杜同和自己清楚得很,他雖然也在教導蘇小甜,可是很多蘇小甜知道的知識,他都不太清楚,而且,那孩子的想法很前衛,反而給了他很多啟發。
他和蘇小甜的關係,與其說是師徒關係,不如說二人互為師友。
遲格作為全程看著的人,哪裡不知這其中利害。
“老杜,有些恩情,咱們記在心裡就行!”。
“你說得對,記在心裡,要是這把老骨頭,還有僥倖離開這裡的一天,再回報小姑娘也不遲!”杜同和笑著說。
“何止是你,這兩個月,我的胃好多了,都不怎麼疼了。你不知道,在你來之前,我甚至都做好了活不長久的準備,誰知,在小甜的悉心之下,竟好了這麼多。”
曾經,他以為,自己可能很快就要死了,長期吃不到養胃的食物,只靠著半飢半飽地吃野菜過日子,胃會越來越壞。
可是,蘇家給了他糧食,給了他雞內金,讓他逐漸的好起來了。
這才是天大的恩情。
“老遲,我一輩子統共一個兒子,他都沒給我留下一個念想。我最近總想著,要是能認小甜做孫女就好了。”杜同和對自己的老朋友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他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可因為身份限制,他都不敢說出來,唯恐給蘇小甜惹來禍端。
“既然想,回頭和老蘇商量商量,或許老蘇能同意。”
“咱們現在這樣的身份,合適說這話嗎?”杜同和搖頭說道。
他現在的身份,和別人親近那就是拖累別人,何必呢?
還是等將來,有翻身的一天再說吧!
“老杜,你現在認個乾親,或許還有機會,到了將來,小姑娘未必願意高攀。”
遲格用了高攀兩個字,杜同和有些意外。
“你這是相信我們能離開這裡回到以前的生活?”
“會,而且,不久之後應該就會,只要我們能活下去!”
“那我回頭就與老蘇說說這事兒!”杜同和得到了鼓勵,增加了信心。
再說紅心大隊的糧食已經收完了,也都脫粒涼幹了。
大隊長摸著乾透了的糧食,笑顏逐開,今天的糧食產量果然比去年要高一些。
這也意味著今年每家每戶能分到的糧食會多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