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最終出道的話,要籤兩年的合約。
沒在自家公司之前先和別人成團磨合了,不利於合約到期後自家公司團的團魂培養。
並且,也沒有讓另外的團員等他們兩年再組團的道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曝光太大的話,重新回團以後,他的人氣會天然高於其他團員,容易造成還沒有過曝光的隊員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引起團員之間的糾紛和矛盾,也是不利於團魂培養以及團的運轉的。
顧盼是個商人,自然不會為了短期內的兩年利益而棄長久於不顧。
所以,陳睦南、原崇等五個人,顧盼是不會派過去的。
但孟斯年等人卻不一樣。
既然不在組團名單裡,自然要另謀出路。
尤其是孟斯年這樣的,天生有星相,就該活在聚光燈下面的。
作為老闆,顧盼不想浪費。
所以,如果沒有這個選秀節目的話,顧盼其實會考慮送他去上表演班,以演員的身份出道。
或者……
但……
看著這個一眼就能預料的到的大機率爆火節目,顧盼覺得這才是最適合他積攢人氣的地方。
剩下的人,也或多或少有衝擊出道位的資本。
顧盼無法在短時間內組兩個團,送他們去限定團裡先歷練兩年,也不失為另外一種方式。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顧盼一個。
秘書專門打探過訊息,參加這個選秀節目的大部分是那些公司剛簽下來的毫無經驗的新生練習生。
因為暫時還沒有投入很多的成本,過來參加了,就算被淘汰了也沒有任何損失。
反倒是這些小雞仔們,既能從節目組的壓力中飛速成長,也能順便先刷點人氣。
如果意外出道了,那就是另外一重驚喜了。
所以,不論是個人還是公司,得到的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只有一小部分是節目組已經和其他公司談好送去節目的名氣選手裡,一部分是出過道但沒有爆紅過的回鍋肉,一部分是次王牌練習生。
真正的王牌ace類的練習生,那些公司也都和顧盼一樣藏的很深,決不肯輕易拿出來,在這樣短時間割韭菜的限定節目裡消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