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的旱情比以往幾年都要嚴重,皇上要撥款撥糧賑災,隻是朝廷國庫一向空虛……倒也不是拿不出這一筆賑災款,隻是國庫不能空到那種程度,得有個底線,然後就有不少大臣建議皇上暫緩建鐵騎兵。
畢竟如今邊關無戰事,而建鐵騎兵,不論是組建還是供養都是很大一筆負擔,國庫有錢,負擔一兩支鐵騎兵就算了,可眼下朝廷還沒富庶到那程度,錢要花在刀刃上。
反對建鐵騎兵的要麼是文臣,要麼是眼熱鐵騎兵的武將,就連宋國公,自己手裡有千人鐵騎兵的組建權,還不忘打壓信老王爺手裡那支,宋國公一黨湊請皇上道,“朝廷要實在負擔不起兩支千人的鐵騎兵,那就削減一支。”
皇上當然更向著信老王爺了,要削減宋國公手裡的鐵騎兵,宋國公肯定不會同意。
信老王爺看向宋國公道,“我手裡這支鐵騎兵已經和陸家談妥價格了,一匹戰馬五十兩,宋國公手下鐵騎兵呢?”
一匹戰馬至少至少也要六七十兩,這價格把那些武將都鎮住了。
有武將質疑,“五十兩?這怎麼可能!”
信老王爺道,“這事能騙人的事嗎?”
買鐵騎兵的錢國庫出,他當眾撂這個話,國庫不給錢,那他信老王爺就得自己補上。
宋國公和李家也談妥了價格,七十兩,如果不能在價格上取勝,那他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宋國公道,“五十兩?那信老王爺買貴了,我和李家談妥的價格是四十八兩。”
信老王爺眉頭一緊。
皇上坐在龍椅上,是左右為難,他以為信老王爺能在價格上壓過宋國公,沒想到宋國公談的價格更低,這倒是叫他不好辦了。
議政殿爭吵不休,吵的皇上頭疼,道,“都別爭了,一人削減一半。”
這事就算一錘定音了。
這也是為什麼王爺和信老王爺商議建鐵騎兵,就召歸德將軍回京的原因,因為有太多的變數阻攔鐵騎兵的組建了,沒想到都談妥價格了,還能削減。
下朝後,宋國公就派人就去找李家大少爺,把戰馬的價格壓到四十八兩,壓的李大少爺臉都綠了,“四十八兩?這價格我李家給不了。”
來人趾高氣揚,壓根沒把李大少爺放在眼裡,“李大少爺是聰明人,做人不要眼皮子太淺。”
李大少爺嘔血,他這些日子巴結討好宋國公世子,陪吃陪喝陪玩,所有花費都他出,至少花了三千兩了,結果馬匹生意不僅不掙錢,還得往裡頭搭錢,早知道他和陸家爭什麼生意,直接讓給他不就好了。
五十兩一匹戰馬,他陸家是瘋了嗎?!
陸家瘋就算了,還拖他下水。
宋國公的人走後,李大少爺就去找陸大少爺了,質問道,“陸家當真一匹戰馬五十兩賣給朝廷?”
陸大少爺笑了,“李家能賣四十八兩,我陸家賣五十兩怎麼不能賣?我正想著要不要再降二兩。”
“你!”李大少爺氣的咬牙。
他從未給過四十八兩的價格,那是宋國公信口說的,可他也不敢為了區區萬兩銀子開罪宋國公,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