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太守陸康是個年逾古稀的老人,但他卻是個鐵骨錚錚的大漢忠臣,數月前為表明忠於朝廷心志,冒險派遣孝廉向朝廷進貢,被加封忠義將軍,秩祿達中二千石,已經是九卿的級別了。
就憑這一點,他就有諸多可靠的忠義之士傍在左右。
不僅如此,陸康的猶子曾任宜春令,被賊所攻,從而向長沙太守孫堅求援,孫堅部下勸諫宜春不是他們的防區範圍,但他卻以“越界征討,是為保全郡國”為由整兵出擊,使得宜春兵圍得解。
要論恩情,孫堅是陸康的恩人,從這一層關係,他的兒子如今有忠孝之名,他陸康豈能不還報此情?
廬江郡治就在舒縣,所以何旻一大早就趕來向孫策告知了這個好訊息。
“府君,孫郎、周郎來也。”
何旻走進堂內,一位白髮老人跪坐在高堂之上,那滿臉褶皺彷彿歷經滄海桑田般,但卻又不失老人的慈祥,在見了何旻後,他輕輕一笑,兩人如同忘年交,在任上多年,何旻的政績也很出眾,他對這個人很是看好。
聽到孫策和周瑜兩人隨其前來,陸康頓時來了精神,他整了整衣冠,隨即朗聲道:“速傳孫郎二人前來相見!”
話音剛落,孫策和周瑜二人畢恭畢敬地走上石階來到堂內,看見高堂之上的陸康,孫策露出敬意的表情,兄弟二人走到跟前,向陸康恭敬地作揖行禮。
“孫策拜見陸府君。”
“周瑜拜見陸府君!”
兩人聲音響亮,坐在上位的陸康目光如炬,孫策生得高大威武,未過弱冠卻已有約九尺身高,人雖年少,但陸康卻隱隱覺得此人有西楚霸王之風,當真英雄出少年!
一旁周瑜小孫策一歲,但卻與之不相上下,若說孫策有霸王之姿,那周瑜這風度翩翩,婉若游龍的風姿,就像極了謀聖張良。
“府君,這二位便是孫將軍和周令君之子。”何旻介紹道。
見到孫策,陸康就彷彿見到了孫堅本人一樣,他頗為欣賞地說道:“孫破虜之子當真是相貌堂堂,老夫聽聞孫郎昨日去大校場,與那舒城尉相鬥數合而勝,不愧為孫家乳虎也!哈哈哈……”
“府君言重!”孫策謙遜道。
緊接著,陸康笑著對一旁侍立的周瑜問道:“周郎啊,如今雒陽大亂,令尊可有來信?”
“承蒙府君掛念,家父雖深陷賊手,但他定會安然無恙。”周瑜堅定道。
孫策在舒縣中可謂是聲名鵲起,有勇略,口能談兵法大事,手可拉二石之弓,引得淮南名士競相拜訪,此子雖然年少,但已經初露鋒芒,倘若長成,定會是個不可多得人才。
不僅如此,就連舒縣當地人都口口稱讚的周郎都甘願與之結為金蘭兄弟,可見孫策的本事到底有多麼的大。
“何公,老夫要與二子聊聊,你可先下去,待片刻老夫再喚你進來。”
“唯!”
何旻向陸康回了一禮,孫策和周瑜二人見何旻要走,也是恭敬地拱手送別,何旻笑了笑,向二人回禮後,便轉身離開此處。
見其遠去,陸康示意二人坐在他的左右兩邊。
“且坐吧。”
“謝府君賜座。”
孫策坐在右邊,周瑜坐在左邊,陸康看著眼前這兩個年輕人,眼中滿是羨慕,如此大好年華,卻遇上這等風雲變幻之時局,不過越是這樣,陸康就越是覺得他們能夠在這百年變局中搏一個屬於他們的未來。
“孫郎,老夫聽聞…近些日子你頻去校場,惹得趙縣尉焦頭爛額,不知可有此事啊?”陸康笑眯眯地問道。
聽到這話,孫策心頭一緊,好傢伙你個糟老頭子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坐在孫策對面的周瑜此刻也是如此,陸康雖然年邁,但他又不糊塗,自己治下的縣尉被一個娃娃所侮辱,而且還讓人給揍了一頓,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要被人恥笑?!
不過,周瑜此刻卻默不作聲若有所思,看著面前有些坐不住的孫策,他那張英俊的臉龐輕輕一笑,只一瞬,便平淡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