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王府門前,紀王聽說她昨天去武幗公府帶回來五罈好酒,一早就巴巴地在府門前等著。平王出來看到他,心下還有些嫌棄。他的未婚妻,紀王這般熱心為什麼?儘管他知道紀王是為了酒,卻還是勸紀王不要在府門口等。偏生紀王有些時候還真不懂眼色,硬是不肯。
“皇兄知道你就算訂了親也體恤皇兄,不過真沒事,在門口站站也不累。”
平王只能微笑答應,心下卻想,你是不累,我看著心累。
等珠花的馬車到了,紀王又搶先一步上前,好在他去的迎的不是珠花坐的馬車,而是後來放酒的馬車。
“咦,怎麼只有四壇呀?不是說表姑給了五壇嗎?”
珠花剛從馬車上下來便聽到紀王不滿的聲音,她只能匆匆跟平王點頭致意,偏過身笑道:“那五壇酒也沒說都給殿下呀。”
反正她沒有聽到,再說了她總得拿點辛苦費不是。當然,最主要是她帶著酒回家時,程大山那股親熱勁,簡直恨不得把她供起來。珠花還在假裝為婚事的事跟程大山置氣,便冷淡地說不全是他的,其實本來全不是他的,她是見程大山眼饞的跟個要糖的孩子似的,才昧著良心留下了一罈。
“真的?”紀王狐疑地問,他一向知道程大山好酒,莫不是程大山偷拿了一罈。
“您不要拉倒。牛叔,勞您再把酒拉回去唄。”
“等等……你這姑娘,怎麼這脾氣呢!”紀王教訓道,聽得平王眉頭一皺。紀王也沒有發覺,便命人把酒送到後院收好,再回頭招呼珠花。
“未來弟妹,裡面請吧。”
“兩位殿下請。”珠花客氣應道,倒開始奇怪怎麼紀王妃沒出來。
進了府,換了軟轎進了內院,珠花才在那兒見到了紀王妃。傳聞中的紀王妃冰肌玉骨高潔脫俗,是難得的美人,也是當年京城第一才女。珠花倒是的確看到一個笑容清淡的美婦,只是因為懷孕的關係,美婦的身形有些臃腫,臉上也生了雀斑,跟傳聞中的美人還是不同的。
時間是把殺豬刀呀,珠花心下感慨,中間切的最狠那一刀大概就是生孩子了吧。
今日之會,紀王本是想請紀王妃露個面就行,她如今有孕在身本不適合待客,再者他也得識趣給小七和程三娘相處的機會不是。可惜紀王妃孟嫣然卻不是這般想。她對白逸之的詩才很是推崇,凡是白逸之寫的詩句她都親自記錄下來,並在上面品評一二。紀王為此還深感吃味,曾苦思數日後也寫了一首詩呈給了紀王妃,誰知紀王妃看了一眼,就把詩給了女兒。
“先去把字練好。”
紀王一聽很是心塞,卻又爭辯道:“白逸之的字也不怎麼樣。”
“筆走龍蛇,縱橫肆意!這樣的字,你竟說不好?”紀王妃冷冷反問,一副要與他好好辯一辯的神情。
紀王自然不會與她爭辯,反正也辯不過她。紀王妃深得其父御史大夫孟大人的口才,能從一件小事說到對方自覺愧對天地,紀王總是被她繞進去,倒是紀王妃生過第一胎後,有一次被他用話堵了嘴。紀王儘管說贏了,卻有一個多月沒得紀王妃的好臉色。現在他也學乖了,辯什麼辯,反正輸的都是他,早點認錯還能為王妃省些口水。
難得有見過白逸之的女子過來,紀王妃自然想問幾句。她是個獨來獨往孤傲的性子,只有幾個閨中密友,如今聯絡也少了,有一個如今竟然對方九郎的才華讚不絕口,讓紀王妃不願再與她來往。在紀王妃心中,方九郎考中了狀元又如何,根本不能與白逸之相比。程三娘也是認得方九郎的,聽說還認得與白逸之的知己青竹公子,紀王妃很想聽聽她對這三人是怎麼看的。
其實當年紀王妃未定親時,曾在宴會上與她年紀相仿的銀花有過數面之緣。她當時一直想要與銀花結識,就是找不到機會,讓她至今深感遺憾。如今她倒沒了此心,只因聽說銀花也開始避忌世俗目光,早無當年風骨。若是銀花身邊就能個明白人在,又何至於為世俗所累呢,紀王妃如是想。
銀花的這個妹妹珠花,她也留心過,原先也算小有文采,長大了倒是資質平平,與她姐姐更是不能比,只是紀王妃沒料到她能與白逸之交好,莫不是靠武幗公的面子?但是白逸之又豈是這等會為權貴的面子而向女子示好的人?
見到珠花本人後,紀王妃也排除了為色所迷的理由,暗想,坊間傳聞倒有一些是真的,這程家女子的模樣倒是一致的普通。
見過禮後,紀王妃與她寒喧幾句,便有些嫌棄地看向還留在屋內的紀王和平王。紀王對她的這個目光再熟悉不過了,這是讓他離開的意思,也是,王妃平時就不愛見客,如今打過招呼了他們還是不打擾她想事了。
自認為很是知趣的紀王順勢便說:“本王府中的杏花也快開了,兩位要不要去看看?”
“紀王府的杏花自是好的。”珠花淺笑應道,她聽說紀王府四季種的花開的都是白花,這樣紀王妃想來是目中無塵的人,也不願意多看她這樣的俗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就讓本王妃為二位領路吧,正好本王妃也有些日子沒往園子裡去了。”說著,她朝紀王瞟了一眼。
紀王原本正在想,怎麼王妃今日改了性子想跟去人園子了,後來接收到她的目光後便想起了養在了園子裡那群天鵝。他嫌這園子實在太素淨了些,便想養些孔雀什麼的,只是王妃不喜孔雀色豔,他便把孔雀轉送給了平王,又買了一群天鵝。原想著天鵝也是白的,又合了女兒的小名,王妃應該不會再氣了吧。但是這天鵝也不知怎麼回事,他才養也沒幾個月,就一隻只的又肥又圓。
上回他陪王妃去園中散步,打趣了一句,“不知這天鵝肉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