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讓金花去喝了喜酒隨了禮,珠花當時病了,不然她還想跟去湊個熱鬧。原本李家人打算過年的時候回李家村去的,誰知小丫懷孕了,懷相還不怎麼好,所以也沒去成,連來程府拜年也只來了李叔和李樑子。當時李叔透露過想回鄉下,畢竟他現在有後代了,就想回老家渡過晚年,人總得落葉歸根不是。孫氏雖然也能體諒他們想回鄉的心思,但也希望他們能在大慶府多呆幾年。
二月下旬,珠花病好了沒多久,就帶著秋雲和秋初回鄉。
已經十二歲的她,哪怕看著稚氣未脫又有幾分瘦弱,但在程府卻沒人敢怠慢了她,這些年孫氏把家中的雜事交給了三個女兒後並沒有再過問,家中一直挺安穩,她以為是金花素有威嚴的緣故,後來才知道三姐妹中管得最多的就是珠花,她訂下了一系列的規矩,管什麼事都照著規矩來,有誰犯錯處置起來也方便。
這次由她出面去回鄉祭祖,面上掌家的金花還有些著急,她一直以為會是銀花去的。照理也的確是輪到銀花回鄉了,金花今年要出嫁了,日子就定在十二月,孫氏不放心她出遠門,生怕臨出嫁了鬧出什麼事來,可是銀花年紀也不小,最近又在訂親,再者她也沒有金花這般膽大,敢跟著李叔李嬸出遠門,這事就只能落在珠花身上。珠花是個膽大能擔事的,除了身子弱了一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孫氏一直想試著讓她去外地住上幾個月,若是照著白衣和尚所說,她是因為長安皇氣太盛才容易得病,那麼離開長安她的身體是不是會好一點?可珠花之前畢竟還是小了一點,讓她住到別人家去孫氏也不放心。
臨行前,金花和銀花為她送行,大寶二寶也淚汪汪的跟在後面,只有腸子不知道大家聚在一起做什麼,好奇地看著停在門口的馬車,還想上前去摸摸。
“給,我給你求的平安符。”銀花遞給珠花一個荷包。
珠花開啟一看,也是一愣,裡面竟然有一疊平安符。她這是回鄉又不是去西天,哪裡用得著這麼多平安符,這一路上還得經九九八十一難不成?再說,她清明去祭祖,帶這麼多平安符會不會惹祖先們生氣,這一看竟不敢去祭祖倒像是去給亡靈們找事的。
“二姐,你最近寺院跑得倒是勤。”珠花隱晦地說,生怕她是因為之之前鬼故事聽多了才對求神拜佛入了迷。
“哪有。”銀花神色不自然地說。
珠花沒有多想,也沒有多勸,銀花是越勸越來勁的性子,又是十五歲最不愛聽勸的年紀,說不定等她回來銀花這勁頭過去了自己就好了,她若勸了反倒招了她的氣性。
也不知是不是銀花求的平安符起了作用,她們這一路走得極順利,天氣也都是晴天,偶爾有天下雨還是在晚上,早上起來連地面都不怎麼溼不影響她們趕路。
珠花還記得李家村主動送她東西的小夥伴們,但若說她跟裡面的誰關係特別好,倒也沒有。她離開村子也才五歲,並沒有跟誰玩得特別好,只記得常跟著銀花去阿木家學識字。也不知阿木現在怎麼樣了,他的妹妹是不是依然很愛哭。銀花上次跟著回鄉後,倒沒有特別提起阿木,卻提到她以前玩得好的一個好朋友因為家裡有人生病被賣去當了丫環,還有人老盯著她的東西,銀花送了她幾樣實在煩得很。後來她還聽對方在村裡說她小氣,這也是她再不想回鄉下的原因。
珠花那時聽她訴苦倒是勸了她幾句,不過這種事在珠花看來也沒什麼可勸的,等將來看得人多了,自然就看開了。
總得說來,鄉下的生活還是比城裡要簡單,村裡的媳婦姑娘哪怕說酸話也是在明面上,珠花聽著也當是看戲,這樣總比防著她們要好。她前世就是個防備心重的人,待人接物總會天生保持著一些距離。儘管如此,她有很多聊得來的朋友,也有很多可以讓她在對方面前放聲大哭的朋友,但是也僅僅是如此而已。
也許世人生來就孤獨,若是盯著這孤獨不放,人生反倒會被空虛填滿;若是視而不見,那寂寞也不過就是午夜夢迴時的一聲嘆息罷了。她一向睡眠很好,連午夜夢迴的時候都沒有。倒是生病的時候有幾天白天睡得多了,半夜會忽然醒過來,她當時也沒空想孤單寂寞冷,只想著把病快點冶好,畢竟這一世她是四品官員家的女兒,年紀不大私房不少。
也不知是不是離開長安的關係,珠花在鄉下什麼病都沒有,每天都非常的精神。這次回鄉,來的是李叔和李樑子,李嬸要在莊子裡照顧懷孕的小丫便沒有跟來。珠花一路上悶了,會跟坐在車轅上的李樑子聊天。儘管李樑子看著默不作聲的,聊開了之後珠花才發現這人挺風趣,回到鄉下後,他還領著珠花去一些當年他覺得好玩的地方,在上學的孩子休沐的日子,他還領著珠花和一群孩子去釣魚,儼然成了孩子王。
李叔不但不攔著,還很是鬆了一口氣。李樑子以前就是像現在這樣整天樂呵呵的,最愛跟村裡的孩子玩,結果出去了一趟,整個人都變了。小丫又是不愛說話的,兩人成親後,樑子的性子也沒能變回去。儘管他常安慰老伴說他年紀大了自然變穩重了,心裡卻也難受。果然跟孩子呆久了,樑子漸漸也能開朗起來,將來他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些過去吃的苦也就過去了。他倒是沒想過珠花這年紀其實不算是孩子,只是在他心裡一直把她當孩子看,才沒把她的年紀放在心上。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喜歡王爺別怕,王妃沒生氣請大家收藏:()王爺別怕,王妃沒生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