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字也沒有多好,少給自己貼金。”
“反正就是比你的好。”珠花吐吐舌頭說,揚了揚手中的荷包快步跑走了。
銀花自不會不顧形象地去追她,她最近對練字是有些厭倦,現在想想,這字還是得練出來,免得將來讓人看了笑話。
到了三月清明,這次又是金花跟著李叔回去,李嬸身子不爽,就跟小丫留在了莊子裡。金花這次去的有幾分不甘願,她練武練得正在興頭上。等她祭祖回來時,竟是獨自騎著馬走在前面。為了能早點回來,她把騎馬都給學會了。
林娘子和王嬤嬤也得了假回家祭祖。孫氏不能回去,清明當天在家中遙祭一番,還跟女兒們說起舊事。珠花以往只在掃墓的時候去過孫家村,印象中村子裡的人挺團結,對孤寡老人也是能幫就幫。
“娘,村子裡讀書的人多嗎?”珠花問道,程大山沒有族人,在朝中能幫襯他的只有同袍,孫氏卻是來自大家族。孫家村的人幾乎都姓孫來自同一個家庭,儘管沒出過什麼顯赫的人物,但是培養一下說不定就有了,以後還可以為孫氏撐腰。
“村裡有錢的人家會送孩子去學幾個字,我爺爺那一輩同村的人還出過一個縣丞,在當時也是了不起的大事。”
“要是村裡有個學堂就好了,讓大家都去讀書。”
“你這丫頭想得倒美,誰不知道讀書好,可是養一個讀書人還得費不少錢,村裡沒幾戶人家養得起。”
“怎麼就沒有人出錢辦個學堂讓人免費來讀書呢?”
“你當世上有錢人腦子都是空的嗎?”
“就是空的。辦個學堂讓熟人來讀書都好呀,你看今年科考,聽說有一半人都是出身貧寒的讀書人,排名前三的也是貧苦出身,還直接封了高官呢。若是有錢人培養幾個大官出來,後來豈不是可以橫著走了。”
“就你聰明,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孫氏點點她的腦袋說道。
珠花真覺得這主意不錯,不過家裡有多少家底她也不清楚,能不能辦得起這麼個學堂她心裡也沒底?孫氏倒是真聽進了她的話,回頭點了一下私庫,又找高管家商量了幾句,這事很快就定下來了。
自家男人當上大官後,孫氏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想想以前過的苦日子,再看看現在,她心裡不由有點慌,她老程家哪來的這麼大福氣竟然能過使奴喚婢不愁吃穿的好日子。公公婆婆的墓地她也去過,也沒聽說是多好的風水寶地,若是好地李家村的人也不肯給程家這樣新來的外鄉人。她家又是幾代殺豬的,父親常勸她與人為善,就是因為殺豬這行當損福氣,父親還說他沒個兒子說不定就是因為豬殺多了。
孫氏以前是不信的,現在更不信了,可要說自家男人是純靠本事當上了大官,她是更更更不信。尤其是聽程大山說了與當今皇上相遇的過程後,她便想著傻人有傻福。為了讓這福氣別一下子耗光,她如今廟裡去的也算勤了一個月總會去一兩次,以前也就是逢節有空的時候去去)。可是這樣還是不能讓她心安,她就想著做點善事。
說到善事,她也只能想到造橋修路。只是孫家村和李家村的路都不算太差,沒什麼可修的,雖然是泥路,但是四里八鄉的都是泥路,要是光兩個村子修成石板路也不像樣子。就在她想著其他還有什麼善事可做時,珠花倒是給了她一個新點子。是了,她可以辦學堂呀,這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好事。她馬上就定了下來,等派出去的人到了孫家村,她才想起跟程大山說一聲,順便問一下他什麼時候回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喜歡王爺別怕,王妃沒生氣請大家收藏:()王爺別怕,王妃沒生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