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景色給了他們很大震撼,連城市也是如此。
草原之中的城市,城市之中的草原。
教國中的所有城市都是這樣的特色。
其首都一個城市佔地幾乎可比一個小國的面積,因為其內是有一片巨大的草原。他們在四周建牆與門,把草原圍在其中。
這倒不是在佔地,而是這片草原有靈。
萬靈教便是他們的國,也是教國的名。
他們不是王室制,也不是宗教制,也不是遊牧制度。
而是越接近萬靈的人越尊貴。
越是在草原中心的就越尊貴。
每個嬰兒出生與成年有二次洗禮的機會,出生由父母攜帶,成年禮獨自前行。出生時父母送的越遠就越有機會得到萬靈的祝福,還有機會被選為祭司,或得到某些知識、一條特殊的職業之路。
能夠成為祭祀的一般都會從父母這裡接走得到官方的培養,其家庭得到補嘗後一刀二斷。
出生禮還可以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參加,但成年禮就必須參加了。
這是在教國獲得地位的唯一方法。
少宇一開始還覺得挺新奇,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教國雖然不是貴族制度,沒有貴族,但有圈內之民與圈外之民的分別。
外民負責牧畜和圈內的生計,內民負責管理與傳承。
也許最初這種外圈供養內圈是一種發展模式,但經過無數年,他們在淳樸、直爽之外也學會了享樂。
內圈墮落了。
這是少宇經過數座城市時的感受。
內圈的人的體型普遍發福……。
教國並不以瘦和胖為美,他們生在草原是以彪悍為美,連女人也是如此。不過近百年教國的審美在被中土漸漸影響,有很多開始喜歡纖弱一些的妹紙。
他們在邊境透過了很簡單的檢查後便直接得到了傳送首都的權利。執甘是利斯女王之夫,艾伯特執掌過劍門……他們是代表了利斯與劍門的國家出使隊伍,
不過執甘委婉的表示好不容易穿過草原自然想要遊歷一番,教國官員也沒有理由阻礙,他們倒也不奇怪。
這不是執甘自作主張、貪玩什麼,而是有目地的。
所以少宇一行人並沒有直接傳都送到教國的首都。
挑了沿途二個城市各停留了數天才像是膩了一般直接傳送到其首都,萬靈城。
萬靈城的城牆極高其高大,是數代教國堆砌而成的,除了專屬的城牆建築者,每代圈內之民在成年後會進行為期一年修建,哪所是大祭祀也是一樣。
城牆外幾乎全部是成片的帳篷,太陽落地時,點點燈火點綴著草原與高聳的城牆,顯的滄美極了。
城外帳篷裡都是住著圈外之民。
圈外之民必須在有報備的情況下才能在城中過夜,算就是有特殊原因差一步沒有出城……以前抓到就是處死,現在不用處死但是會成為奴隸。
這其實更糟糕,奴隸這個說法也是在近百年才流行起來的。
牆內建築中住的圈內之民。
這些建築都是沿著城牆修建,圓柱尖頂,八面開窗。像是融入了帳篷與魔法塔的建築風格在其中,顯示整齊漂亮還帶有一絲神秘感。
他們倒也沒有完全沿著城牆修建成一個內圈,而是依託不同的地勢把這些建築造的錯落有序,三五小塔還能組成一個小型建築群,形成一道風景線。
四邊的建築也各有不同的用處。
雖然每一邊都有一條大道延伸,但最方便的才是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