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兩個使者竟然當著自己的面吵了起來,郭洺不由得懵在原地,費了好半晌工夫,才從李善長那裡瞭解到事情的原委。
原來堂下這兩撥使者,一撥屬於河南的韓宋政權,另一撥正如他先前猜測的那樣,來自西邊的天完政權。
只不過郭洺不知道的是,其實天完政權的正式國號,並非“天完”,而是和北邊的韓宋政權一樣,也是叫“大宋”,年號治平——嘖,看來“大宋”這個國號很搶手啊。
“行了,不要吵了,誰再吵,我立刻讓人把他轟出去!”
聽兩名使者唇槍舌戰、聒噪不休,郭洺只覺心煩意亂,忙重重地拍了拍桌子,命兩人住嘴。
二人被他嚇了一跳,旋即意識到自己失態,互相瞪了對方一眼後,接著迅速退到兩邊。
“二位使者攜禮到此,便都是郭某的客人,郭某不會慢待你們任何一家。”
郭洺緩和了一下心態,耐著性子,開口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天子也好,平章、太師也罷,他們的心意郭某領了,至於封官進爵之事,就先免了吧。只要你們今後不與郭某為敵,郭某自然不會與你們為敵,反之亦然。”
開玩笑,自己連元順帝拋來的橄欖枝都不接,會接你們幾位草頭王的雞毛令箭?
不過他也不想把話說得太死,於是又換了副語氣道“如今天下大勢,尚未明朗,站在本帥背後的,可是十數萬將士的身家性命,何去何從,不能不慎重考慮啊。”
“這……”
兩撥使者聞言,知道郭洺並不打算臣屬於自己背後的勢力,心中不由得有些為難,畢竟他們此行,都是帶著任務來的。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自己背後這個大宋雖然沒能成功招攬郭家軍,但對面那個大宋不也沒有成功麼,所以自己這邊也不算完全失敗。
想到這裡,兩撥使者於是不再強求,再度起身向郭洺跪拜行禮,接著便依次退出了大堂。
“李先生,你覺得本公子剛才做得如何?”
眾使者退去後,堂內便只剩下郭洺和李善長兩人,郭洺抬眼望了望對方,笑著問道。
李善長掐著鬍子點頭道“公子做得很好,大丈夫頂天立地,豈能甘為人下?今日您若受了他人的官爵,他年欲同對方爭戰,就是以下犯上、師出無名了。”
“沒錯,我正是這樣想的。”郭洺嘆了口氣,“只是這兩家‘大宋’的實力,目前都在我們之上,暫時還不能太得罪,我軍的目標,只能是元朝南方的其他州府。”
李善長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一事,忙稟報道“公子而今攻克金陵,得此王氣氤氳之地,將來大業日漸興隆,機務勢必也會日漸繁雜,是不是該考慮設定文武百官了?”
“嘶……近來多事,我差點都忘了,沒錯,是時候設立官制了。”郭洺聞言,深以為然,接著向對方道“此事還得勞煩先生多費精神,先生下去,可組織其他幕僚擬一份章程,越快越好,擬好後交給勝子,讓他送到我書房審批。”
說起來,自從郭洺渡江南下後,周邊前來投靠他的讀書人便與日俱增。在太平路時有陶安、李習等耆儒來投,攻下金陵後,又先後招聘了夏煜、孫炎、楊憲等名士,因此如今並不缺少幕僚。
關於官制之事,郭洺本來是想由自己親自設計的,但奈何如今的他,實在太過忙碌,每天要處理無數的軍報、財務,根本分不下心來,也只能先交給李善長等人來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