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了整整一夜,打了勝仗的郭家軍也冒著嚴寒,整整忙活了一夜。
主要是忙著抓俘虜。
在所有潰敗的元軍中,除了殘餘的數千漢軍,在其將領帶領下,選擇成建制地投降外,其他不論是探馬赤軍,還是蒙古軍,無不選擇逃跑。
尤其是探馬赤軍,這麼多年來鎮壓漢人起義,他們的手上沾滿了不知多少人的鮮血,生怕落到起義軍的手裡沒有好果子吃。
於是乎翌日天明,這場數萬人規模的戰事,就這樣,只打了一天一夜就草草結束了。
元朝的六萬大軍,一戰而潰。
魯國王朵兒只兵敗自盡,萬戶亦卜失、哈巴爾圖先後戰死,萬戶其滅裡、李順被俘。至於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萬戶哈怯來,則領著一眾殘兵,向著真州城的方向遁去了。
之所以有如此結果,一來是也先帖木兒這大聰明乾的好事,把主帥朵兒只的計劃全部擾亂;二來朵兒只自己也沒忍住衝動,想著畢全功於一役,不給自己留退路;三來則是蒙古人,真的氣數將盡了。
“公子,是公子來了,公子來看我們來了!”
“弟兄們,這一仗,實在是辛苦各位了。我此來,一是來探望大夥,二則是向大夥表達我的謝意。沒有你們的拼死奮戰,這一仗就不可能如此順利。”
瓦梁壘傷兵營內,此刻已郭洺脫去戎裝,換上一身質地普通的棉袍,對著周邊一眾傷兵,深深地鞠了一躬。
仗剛打完,他做的一件事就是對傷兵進行安撫。
沒想到如此簡單的舉動,卻是將眾人感動得熱淚盈眶,不少傷兵竟哭出了聲。
其實現實中的人,尤其是普通人,往往多是如此,很容易因為他人給與的一點點善意,而對對方產生出強烈的好感。特別是當這種善意,來自比他地位更高的人身上時。
這種情況,哪怕後世也一樣,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上位者常常把底層當作牛馬牲畜的時代。
郭洺見狀,心中亦是唏噓不已,平復了一下情緒,忙轉頭向身旁的馮國勝道
“勝子,明日把輕傷的弟兄送回滁州療養,重傷的就暫時安置在瓦梁壘吧。所有傷兵的伙食,過冬的被褥,都要格外留意,不可短缺。專門留一批人照顧他們,對了,這事可以讓投降的漢軍俘虜去做。”
“還有,下來你去找吳弛,你倆一起帶人,收集陣亡弟兄的名單,以及對方家屬的情況。日後只要稍有條件,我會立刻落實撫卹之事。還有受傷的弟兄,不但賞賜要發,將來擴軍,得讓他們優先提級。都記下了麼?”
雖然郭洺沒有什麼經驗,但他心中明白,愛兵如子,這是任何優秀的帶兵者都會去做的事。不管對方心裡怎麼想,起碼錶面上必須如此。
畢竟,士兵可是把命都豁出來給你了,你若不從物質和感情上付出一點,回饋一點,如何能讓對方每次都心甘情願呢?
真要說起來,物質對人來說固然很重要,但感情同樣也是必不可少。
為什麼歷史上一些統治者,哪怕走到窮途末路了,還有人願意追隨?正是因為追隨者,能從被追隨者那獲得感情,或者說是精神上的滿足,所以才會至死不渝。
“公子放心,國勝記下了。”
馮國勝點了點頭,猶豫了一會兒,接著語帶憂慮道
“公子,方才又有一批物資,從滁州那邊送過來了,不過還是遠遠不夠。李先生派人帶來口信,說滁州那邊已湊不出更多的東西了,之前士紳們進獻的錢財,早已用盡。”
滁州和瓦梁壘相隔不算太遠,坐鎮滁州的李善長,知道郭洺這邊有需要,幾天以前,便派人將準備好的糧食、冬裝、藥材,以及“禮聘”的大夫,陸續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