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洺搖了搖頭,不以為然道:“況且,您太瞧得起那幫軟骨頭了,他們的能耐,也就平日欺負欺負鄉中百姓,面對我等手裡的真刀真槍,又能如何,又敢如何?”
“那些色厲內荏、欺軟怕硬的東西,你表現得越客氣,他們越不拿你當一回事兒,只有鞭子結結實實地抽在身上,他們才知道聽話,當年蒙古人就是這麼幹的。”
“這……”李善長聞言,有心反駁,又覺得對方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郭洺接著道:“況且這次,本公子也不是搶,而是跟他們‘借’,他們若識相點,把糧食‘借’出來,一切好說,如若不然……”
“不然如何?”
郭洺眯著眼,聲音冷冷道:“誰不合作,我便以對方心繫北虜為由,將其名下所有家產,盡數抄沒。糧食歸我們,田地分給周邊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請公子三思,這些事倘若傳到外面,被人添油加醋,在下只怕您的名聲會受影響。”李善長還是不贊同對方的想法,換了個方式勸誡道。
“名聲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做出來的,屆時百姓分到了田地,受了我的恩惠,本公子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郭洺說到這裡,擺手道:“就這麼定了。我這邊軍務繁忙,抽不開身,此事還是由先生親自替我主持,軍營裡的兵馬,需要多少,隨先生選用。”
“這,唉……在下領命。”李善長無奈地點了點頭。
不管他心裡再怎麼排斥,也只得答應下來,誰讓對方是自己的主公呢。
…
“各位軍爺,你們行行好,小人家中確實沒有糧食了呀!”
來安縣,大雍鎮。
當地最大的財主馬尚峰,前幾日剛拒絕了郭洺“借糧”的請求,今日一早,自家宅院便被千餘名兵馬團團圍住。馬財主沒辦法,只得親自帶著幾個僕從出來討饒。
此刻帶兵的正是李善長,聽了這話,立刻沉下臉道:“馬員外,我勸你好好配合,休得隱瞞。某家早就打聽清楚了,如今你倉中糧草,不會少於八百石。你若識相,便借三百石出來,他日我家元帥自會還你!”
“你若不識相,哼,某家不但要抄了你的宅邸,把你所有田產分給佃戶,還要把你一家老小,全部請到滁州城大牢做客!”
馬尚峰聞言,心下不禁駭然。
他們馬家之所以能在這大雍鎮富甲一方,全因族中有人在朝廷做官。想當初,不管馬家人如何橫行霸道、魚肉鄉里,這來安縣也無人敢說半個不字。
然而如今時局卻不同了,大元朝眼瞅著江河日下,到處都是起義軍,官府什麼時候能收復失地,誰也說不準。眼前這幫人,怎麼看也不像講道理的主,搞不好真的會抄了自己家,甚至宰了自己也不一定。
命只有一條,自己富甲一方、家大業大,才活了不過四十來年,可不能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死了。
想到這裡,馬尚峰嚥了口唾沫,忙跪下身,磕頭如搗蒜道:“馬某知罪,馬某知罪,請大人寬恕。在下願拿出四百石糧草,進獻給郭元帥,就當在下的一點心意,不用郭元帥還了。”
“那怎麼行,我等仁義之師,豈是那種言而無信之人,這四百石糧草先欠著你的。”
李善長聞言,一面命人將對方扶起,一面找來紙筆,寫下了一張借條。
…
不得不說,郭洺這套辦法,雖說簡單粗暴,但也確實行之有效。
一切的一切,正如他先前所料那般。
起初滁州各縣的大戶,聽說義軍要向自己“借”糧,要麼將糧食藏匿起來,紛紛對外哭窮,要麼糾集族中子弟,聚眾鬧事,總之就是各種不配合。
然而,在李善長派兵抄了幾戶人家的家產,斬了幾個為首的刺頭後,剩下的人瞬間成了綿羊,乖乖將物資交了出來。
不到一個月時間,不但全軍四萬將士所需的糧草和冬衣有了保障,郭洺手中還落下了上萬貫錢財。
這些“不義之財”,大都是豪強們“主動”捐贈給義軍的,好讓義軍能早日“驅逐北虜、光復神州”,作為義軍首領的郭洺,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此乃強盜之行,終究不是長遠之道啊。”
只是李善長這邊,雖然硬著頭皮做了回惡人,心中卻依然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只道自家主公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才不得不行此下策。
但他不知道的是,嚐到了甜頭的郭洺,將來還會做出更多“出格”之事。
喜歡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請大家收藏:()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