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退一萬步來講,鄭啟一心一意想為葉蓁好,不讓她吃苦的,這個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他卻忽略了兩個人在一起最基本的東西。
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這近乎逃避式的處理方法,可能會直接加劇,鄭啟的父母和醫生之間的矛盾,會讓他的父母更加的誤會葉蓁,也會讓葉蓁在他們心中的形象,變得越來越差。
但是鄭啟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他只想著,如果雙方,都不滿意的話,那就讓他們,暫時先不要見面,只要不見面就不會有衝突,不會有矛盾。
但是他根本就沒有想過,有些時候溝通才是解決矛盾的最有效的辦法,如果一直對於問題選擇,避而不見,那麼只可能會越來越加深問題的嚴重性。
更何況他還沒有好好的理解葉蓁的話裡面所表達的意思。
在葉蓁看來,兩個人在一起,任何事情都是可以一起去共同面對的,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讓鄭啟一個人去承擔。
她其實一直都知道,正確的父母對自己是有誤解的,她也能理解,鄭啟的父母不喜歡自己的原因。
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他們逃避問題的,理由。
在葉蓁看來,任何事情都是有可以有商量的餘地的,她可以接受鄭啟的爸媽,不喜歡他,這很正常,換做是她的兒子,兩年不回家去追一個女人,她可能也會對那個女人有看法。
將心比心,她能理解,而且不會怪他們,甚至如果可以的話,她可以拿出誠意來告訴他們,她和鄭啟是認真的,但是偏偏鄭啟根本就沒有給她這個機會,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她能理解鄭啟這麼做的原因,他也試圖去和鄭啟溝通,可是他發現鄭啟壓根就拐不過那個彎兒來。
她甚至連做到和他進行溝通,都變得無比的艱難,因為鄭啟根本就不會給她這個溝通的機會。
無論她什麼,鄭啟都總能把他的話曲解成另外一個意思。
葉蓁也是第一次發現,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去溝通就真的能夠溝通下去的。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兩個人都互相冷靜下來,儘可能的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葉蓁覺得自己並沒有錯,起碼在這件事情上,她始終堅持,堅定不移的認為自己是對的。
兩個人誰都不覺得自己有錯,並且堅定不移的認為是對方的思維有問題,誰都不肯退一步,這樣下去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實話,從葉蓁開始,真正的接受鄭啟那開始,她就已經做好了一輩子和鄭啟在一起的準備,但是她沒想到剛開始他們之間,就面臨了這樣大的問題。
鄭啟離開蘭城,拿到黎城已經有兩年的時間,這兩年的時間裡,他一直在這裡,根本就沒有回去過。
如果換作是自己的兒子,為了一個女人,兩年不回家,她想他對那個女人也不會有特別好的態度的。
但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鄭啟他根本就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認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避免,兩個人起直接的衝突。
但是這樣做往往只會讓矛盾,堆積的越來越深,到最後,徹底爆發的時候,反而更嚴重,更加沒有辦法收拾。
葉蓁其實沒有掙錢,想的那麼脆弱,他竟然選擇了和鄭啟在一起,就早就已經做好了,面對一切的準備。
她不怕面對鄭啟家饒刁難和他們的不同意,甚至他有信心做到,讓他們接納自己,但是這個前提是,鄭啟,不要從中阻攔。
可是偏偏鄭啟在這在她和鄭啟的父母中間起到的作用,是一個,相反的反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