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域與北域最大的區別就是國家制度,都是封建制度,像極了古代中國。
同樣的,東域也有大大小小上千個國家,其中以大晉大康大週三國最為強勢,最巔峰的時候,其餘國家皆是這三國附屬。
但是隨著東域爭霸以來,大周國率先倒下,被大晉大康瓜分。
如今大晉掌控江北所有領土,而大康則掌握江南,其餘數百個小國也依附在這兩大國。
江北,兵強馬壯,但是經歷千年難遇大旱,國內已有不少動亂,更有地方土匪猖獗,大晉防範大康疲於對付國內匪亂。
江南,才子眾多,十分富饒,但是大康重文抑武,朝中以保守派居多,拿下大周江南區域就不在有所動作,只是簡單駐兵江邊防止大晉渡江。
大康皇帝年近半百,甚是怕死,近些年有明顯重用方士的現象,還讓人研究長生不老藥,朝中大臣見狀也頗有微詞。
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東宮之爭也非常激烈,為了討好大康皇帝,四處蒐羅奇藥。
大晉皇帝雖有心統一東域,但是自身實力還不足以碾壓大康,所以現在也慢慢蓄力,準備與大康角逐東域之主。
澹臺依大致講述了一下東域的兩大國家的情況。
“你怎麼會知道這些?”凌諭記錄完後問道。
“民女爺爺是大周太傅……”
凌諭沒有細問,大致明白了,“為何說你們大周亡於女人?”
“爺爺曾說過胡姬是他國的美人計,胡姬就是大周皇帝的一個妃子,很是妖媚,皇帝非常寵幸她,皇帝被她蠱惑,猜忌了很多能幹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將軍,這也導致國家缺少了將領,連城都守不住。”
“你知道這胡姬是誰派來的嗎?”
“我猜是大晉,大康對外保守。”
凌諭點點頭,不過誰搞死了大周國,凌諭是沒多大興趣的,不過三國是最穩定的,如今兩霸角逐必有一勝,勝利國未來的決策才是凌諭需要擔心的。
次日,凌諭讓人招待了一下來自大晉的官員,過幾日他們便會啟程回國,還讓人送了不少的禮物給他們。
宴會上,於常道喝著美酒,對於凌諭態度的轉變也覺得蹊蹺,不知道凌諭打著什麼注意。
“感謝殿下的招待,過幾日,本官便回國。”於常道放下杯子說道。
凌諭說:“嗯,如果貴國還有奴隸可以繼續運送過來,價格不變。”
“這,好說好說。”
“不知,貴國還有沒有其他貨資可以交易。”
“殿下需要什麼?”
凌諭讓內政院一位官員列了一份詳細的單子,遞給了於常道。
“這上面有的東西我們都需要,越多越好。”
於常道從上往下依次瀏覽了一番,對上面提到的東西又是皺眉又是眉開,大致估算了一下,回覆說:“殿下,這上面所提及的到的東西,大部分都有,但是……”
凌諭喝了口果汁,“價格好說。”
於常道笑著臉說:“不是價格的問題,這東西到不貴,只是……”
於常道有些難言之隱,糾結一番才說:“殿下可能不太清楚東域的狀況。”
凌諭想起昨晚和澹臺依所聊的情況,只是一個大概的情況,具體可能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