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坤迅速調整坐姿,重又埋頭於宣紙之上,繼續筆墨耕耘。
然而,未幾,他又開始頻頻點頭,睏意襲來。
郭攸之無奈地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
不久,府中僕人呈上一份手抄的春闈榜單。
郭攸之細緻審閱著榜單,不時露出滿意的微笑,名單中不乏他先前看好的幾位才子,均榜上有名。
隨後,他的目光定格於榜首——“蘇渝”。
“竟是會試的頭名?”郭攸之微蹙眉頭,心生疑惑。
他聽說過這個名字,乃是近期聲名大噪的神醫,未曾想竟也才華橫溢。
但片刻的疑惑後,他接受了這一事實。
能登榜首,必有過人之才。
聯想到神醫的身份,郭攸之的目光中流露出讚許之色,連連點頭。
如此年輕,既為神醫,又中會元,實屬難得。
郭攸之心中對這位年輕人頗為賞識,只是略感遺憾。
若能在春闈前結識此人,或許能建立一番交情。
但如今結果已揭曉,恐怕為時已晚。
更何況,此次春闈由林相主持,說不定蘇渝已投入其門下。
沒錯,似乎有同僚提及過此事。
林相對一位年輕考生頗為關注,想必便是蘇渝了。
念及此,郭攸之對蘇渝的未來更加看好。
作為文官之首的林相都如此賞識他,將來必將在朝堂上掀起波瀾。
而在一旁學習的郭保坤,正昏昏欲睡之際,聽到“蘇渝”二字,猛然驚醒,雙眼頓時有神。
他回想起,上次在一石居與小胖子爭鬥時,曾遇到過一位氣質非凡的先生,正是姓蘇。
當時他還想著要向太子舉薦,讓其入宮執教,不能讓笵思哲那小子佔了便宜。
聽聞父親提及這個名字,且是會試榜首,他確信無疑,那便是上次所見的先生。
郭保坤眼珠靈動一轉,望向父親,道:“父親,我好像見過這個人。”
郭攸之微微皺眉,初時不甚相信。
略作思索後,好奇地問道:“你當真見過?”
雖知兒子在學業上並無多大成就,但平日裡也結識了不少文人。
莫非他真與蘇渝有過交集?那倒是件美事。
郭保坤抬頭望向天花板,略一思索,說道:“之前去一石居時,我曾見過他。
笵家的教書先生,也姓蘇。
看他那氣質,定是滿腹經綸。”
“必是那蘇渝無疑。”郭攸之聽罷,默然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