笵鹹當時天真地問老金頭:“就沒人告發那戴公公嗎?”
老金頭只能無奈地嘆息:“我一個賣菜的,哪有資格告發啊?”
“憑什麼不能告?”“憑王法。”
老金頭苦笑。
“那戴公公就是王法。”
他緊握在手中的女兒,是個極為體貼的少女。
深深理解父親的艱辛,不忍目睹父親陷入絕境。
最終,她決定犧牲自己,以此來償還債務。
面對如此乖巧的女兒,父親怎能忍心讓她承受苦難?當老金頭的女兒踏入抱月樓後,他便開始了艱辛的嘗試,只為能進入那座樓閣。
為此,老金頭參加了那場荒謬的詩仙模仿賽,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藏身菜桶中企圖混入。
幸運的是,他意外地遇見了笵鹹,並獲得了入場名帖,還從笵鹹那裡得到了五百兩銀子。
老金頭滿心歡喜地踏入抱月樓,幻想著能夠贖回女兒,步伐輕快,神情愉悅。
他幾乎是跳著進入抱月樓的,儘管這樣的舉止與他的年齡並不相符。
然而,這足以表明當時的老金頭內心是如此的喜悅,因為他即將把女兒帶回家。
他還打算向笵鹹這位恩人表示感激,承諾要賣一輩子的菜來償還那797兩的恩情。
但遺憾的是,他最終卻是帶著滿身的傷痕和絕望走出抱月樓的。
他出來時,臉上滿是哀傷,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彷彿經歷了無盡的苦難。
他再也找不到一絲喜悅的痕跡。
實際上,他只在匆匆中見到了女兒一面,卻無力將她帶走。
他在那裡受到了侮辱,尊嚴被踐踏。
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作為一個人,他都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懣,他渴望為女兒和自己討回公道。
然而,老金頭終究只是一個年邁體衰的賣菜老者,他遭到了殘酷的毆打和羞辱。
他被告知,要想帶走女兒,必須支付一萬兩銀子。
當他艱難地走出抱月樓時,儘管步履蹣跚,他仍然向笵鹹這位恩人行禮,並告知了他所探聽到的情況。
但當笵鹹詢問起他的女兒時,老金頭終於無法忍受,他崩潰了。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委屈、憤懣、不甘、憤怒和絕望。
他自責地道歉,甚至狠狠地扇自己耳光。
他咒罵自己的無能,憤怒地說:“他們說,要一萬兩銀子才能贖回我女兒。”
“一萬兩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