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留在京都還能增加曝光度,結交更多才子,拓寬人脈。
這些都不難理解。
只是當蘇渝看到京都裡如此眾多的學子時,有時會感到感慨。
蘇渝深知,對於學子們而言,春闈是他們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刻。
若能順利透過,便能一舉成名。
若失敗,則只能黯然回鄉,準備來年的鄉試。
這一來一回,便是數年的光陰。
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就這樣被消磨掉。
更有一些倔強不屈的人,一旦落榜,便沉迷於京都,不願回鄉。
從此,有人頹廢,有人放蕩,更多的人則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不久後,蘇渝便將此事拋諸腦後。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他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書局賣書之事。
京都中有如此多的舉子,這無疑對紅樓夢的銷量大有裨益。
這是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
對於這些人的宣傳,瓜子大媽們顯然是不合適的。
如果她們在公眾場合談論這本書,恐怕會引起文人們的反感。
儘管他們心中或許並不真的那麼排斥這本書。
對此,王啟年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免費給幾名學子多看了幾章內容。
然後,這些學子在客棧和酒館中與朋友交談時,便頻繁提及這本書。
他們讚不絕口,稱之為文風奇美,深受其喜愛。
這些讚美之詞引起了眾多才子佳人的濃厚興趣。
他們約定在淡泊書局開張之日一定前去參觀。
蘇渝笑著,再次對王啟年的聰明才智表示讚賞。
他竟然想到了區分受眾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
而對於那些才子們僅僅看了一眼便能稱之為奇書,蘇渝並不感到驚訝。
畢竟,對於曹公的這部鉅著,他充滿信心。
一頭牛,無論來自儋州還是其他地方,只要牽到京都,它依然是一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