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族背景深厚,三代之內有國公之尊。
而她的妹妹更是嫁給了慶皇,現為宜貴嬪。
昔日京都之中,許多人對此頗為不解。
為何柳如玉會委身於一位戶部侍郎,且還不是正室?對此,柳如玉的回答簡單直接:“老孃樂意!”
由此可見,這位二夫人的脾氣著實不算溫和。
而從司南伯府下人們對她的態度來看,她在家中應是掌管事務頗為嚴厲之人。
因此,此刻下人們畏畏縮縮地站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柳如玉。
而柳如玉卻以春風般溫柔的笑容望著蘇渝。
這一幕,著實讓人感到有些格格不入。
蘇渝心中頗為疑惑,這位姨娘為何對自己如此熱情?他不過是個因春闈暫居司南伯府的落魄書生罷了。
要說有些淵源,那也是與儋州那邊有關。
蘇渝的第一個學生,恰是柳如玉不甚喜愛的私生子笵鹹。
當然,蘇渝之所以來到司南伯府暫住,乃是因老夫人盛情難卻,不便推辭。
而蘇渝又想著,藉此機會多陪伴若若一些時日。
待若若適應後,能自如地處理笵府事務,再行離去。
否則,即便是要參加春闈,蘇渝也有銀兩租下一間宅院。
畢竟,老夫人當初所給的束脩頗為豐厚,期間還數次加碼。
在蘇渝審視柳如玉的同時,柳如玉亦在細細打量著蘇渝。
早前,儋州那位年輕教書先生蘇渝的大名便已如雷貫耳,說他模樣與才華皆是非同凡響,令人歎為觀止。
柳如玉對此持保留態度,總認為是言過其實。
然而,親眼見過之後,她發覺那些讚美之詞竟難以囊括其萬一。
這位少年,眉宇間透著清秀,舉止溫文爾雅,風度卓絕。
他身上散發出的儒雅氣質,讓人不禁心生敬意與喜愛。
柳如玉用餘光一瞥,果然,府門前的丫鬟們個個盯著蘇先生,目光痴迷,全然不顧儀態。
真是沒個羞臊!不過,柳如玉也理解,愛美之心,世人皆有。
如此俊朗的少年,任誰見了都會多看幾眼。
只是自己年華老去,又早早嫁為人婦,不然說不定也會心動。
若是有個女兒就好了,這樣既有才華又容貌出眾的少年,即便不能做自己的夫君,留給女兒也是極好的歸宿。
只可惜,可惜啊!
想到女兒,柳如玉又將目光投向蘇渝身旁的小女孩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