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鹽鐵專營。
私自販鹽等同於直接從國庫拿錢,那自然是殺頭的重罪。
所以想要找到私鹽販子並不容易。
桃源縣最早能找到私鹽的關係還是透過從賣鹹魚的商販口中套出的資訊。
然後順著關係向上找才找到大鹽販。
這些鹽販警惕性也高,磨了一段時間不成,甚至於最後方正一親自出馬,將人“請”到了縣衙內商談。
鹽販見方正一堂堂縣令“業務”如此竟如此熟練也就促成了合作。
所以可見事情之棘手。
謝閒回到風花樓自然有無數商賈都來主動見面。
大家都知道了,現在謝掌櫃乃是跟方正一混的,所以格外熱情。
謝閒也是一一回應,帶著禮品走家串戶。
一來是為了搞好關係,以便將來有用。
二來則是明裡暗裡套一些話,這些商賈土地眾多,養著不少農戶,所以鹽的消耗量也大。
雖然對他們來說,買官鹽也沒什麼壓力。
但其實價格的影響無處不在,哪怕是有錢人也深受其影響,尤其是商人錙銖必較,無時無刻都在衡量成本。
就好比不少有錢人因為幾塊錢的停車費跟人糾纏不清一般。
這些商人如果手裡有便宜的選項,那肯定也不願意買貴的。
而且風險絕大部分都攤在了鹽販子的頭上,買鹽者風險並不高,出了事交點錢也可以擺平。
除了謝閒,其餘人等則是在城內,走街串巷,明裡暗裡到處尋找鹽販子的身影。
如此,七日的時間已經過去,還是一無所獲。
眾人再次聚在會客室內,精神上不免有些疲勞。
不過謝閒看上去神采奕奕。
“諸位,今日有收穫嗎?”
眾人皆搖頭,周鐵消沉道:
“沒想到私鹽販子這麼難找,兄弟們都快把城裡翻個底朝天了,竟然連根毛都沒找到。”
“老謝,要不我看去產鹽區算了,在這一直耽擱著也不是個事。”
其他人紛紛跟著點頭。
但錢德勝依然保持著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