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道:“才剛進門,說是夫子中了暑暍,府學休沐三天,張家媳婦正收拾住處。”
楊萱睡意頓消,穿好衣裳走出去。
辛氏也已經醒了,正在偏廳跟楊桐與範誠說話。
見到楊萱進來,範誠不由自主地站起身,喚了聲,“二姑娘。”
又解釋道:“我在京裡時候短,阿桐帶我四處走走。”
他不解釋還好,這一開口就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楊萱笑道:“田莊春天的景色最好,滿樹杏花開了,像是仙境似的。這會兒就只漫山遍野的樹木和禾苗,但是比京都涼快許多。”
楊桐便說:“待會兒我們去山上轉轉,我們帶了筆墨紙硯,看看哪裡可以作畫。”
範誠道:“我瞧見旁邊有條河也是極好的。河邊有垂柳,正適合入畫。不知道里頭有沒有魚,坐在樹下垂釣豈不悠閒哉?”
辛氏忙阻止道:“不許去河邊玩,免得落水,河水看著清,裡頭可是深,每年都有小孩子落水。”
楊桐笑道:“母親放心,我們不是小孩子,知道輕重,再者只是在河邊坐坐,不下水。”
辛氏看著面前楊桐已經十六歲,比自己都高出半個頭,而範誠還要大兩歲,完全是個成年人了,遂笑道:“我不過也是白嘮叨幾句,你們都長大了。”回頭吩咐文竹,“去問問張家媳婦看有沒有魚竿,再備上茶水點心,現成的果子洗洗帶幾隻。”
文竹應聲離開。
楊桐看兩眼範誠,笑道:“萱萱也一道去吧,人多熱鬧,要是阿桂再大幾歲就好了。”
辛氏心知肚明,可範誠跟楊萱已經定親,而且辛氏成親前與楊修文也是因為時常往來互生情愫,被辛歸農瞧出端倪,這才定下親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人相處得久,情分才會深厚。
辛氏看破不說破,只笑道:“要是阿桂去,你們不用幹別的了,就只照看他一人就手忙腳亂的了。”
隻字未提楊萱。
言外之意就是允了。
說話的空檔,文竹已將釣竿魚餌等物準備好,茶水點心也都裝進竹籃裡。
楊桐三人並小廝丫鬟好幾個浩浩蕩蕩地往河邊去。
小河名叫青衣河,因河畔遍植垂柳,遠遠望去像是女子細長的衣袖而得名。
河水其實並不深,但田莊附近原本有處水潭,與小河正連在一起,水潭足有一人半深,若是不熟悉地形之人下了河,稍大意就會走進水潭,所以佃戶們都拘著孩子不許下河。
楊萱在田莊住得久,知道在河邊玩並不妨礙,只不能往裡面走。
不過,也正因為有這處水潭,即便是大旱天,別處河水都乾涸了,田莊這裡仍會有些許積水可供飲用或者灌溉。
時值午後,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周遭村民都在家裡歇晌或者在陰涼地兒閒話,河邊很是清靜,連洗衣的姑娘媳婦都沒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