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大舅舅辛農就因為愛惜人才,把大表姐嫁給一文不名的書院弟子。
好在表姐夫是真有學識,一鼓作氣中了舉人又中了進士,現在安徽的一個小縣城當縣丞。
辛家都是讀書人,有著文人獨有的清高。
難免辛氏不會生出這種心思?
楊萱頓覺頭皮發麻,渾身發冷,心裡暗暗抱怨,那位同窗既是打中夏懷寧腦袋,為什麼不把他打笨一點?
若是能蠢笨些,肯定就不會得楊修文青睞。
好在辛氏只感慨了夏家的不易和夏懷寧的有出息,並沒有多提其它。
兩天後,楊桐帶著一盒新墨、兩刀宣紙以及一小匹大紅色府綢去夏家回禮,回來時給辛氏帶了兩斤蓮蓉月餅。
許是吃傷了,辛氏突然犯起噁心來。
楊桐嚇得臉色都變了。
辛氏寬慰他,“我這是害喜,上次懷阿萱也是四個月頭上開始吐,吐上兩個月就好了。”
可辛氏這次孕吐有些重,幾乎吃什麼吐什麼,苦不堪言。
廚房裡只能變著花樣兒給她做吃的。
楊萱跟楊芷則開始打點中秋節禮。
辛氏這邊的親戚都在揚州,只有過年時候才送禮,平常的端午中秋等禮節都略過了。楊修文則是三代單傳,並沒有什麼本家親戚,正如辛氏所說,來往的只有楊修文的同窗和同僚。
楊萱從禮單上見到了吏部任左侍郎的薛況的名字。
她本能地感覺薛況應該很靠譜,因為薛太太做媒的那家吳太太回絕楊芷的時候,既沒有挑剔楊芷的相貌,又沒挑剔她的穿著打扮,只提出兩點。
一是楊芷舉止畏縮小氣,二是楊家姐妹不睦。
可見吳太太更看重品行與家風。
楊萱希望楊芷能夠接續前世的緣分,而且如果跟吳家定下來,那就沒有夏傢什麼事情了。
往年禮單上都是普通的四色表禮,大致是點心、茶葉、白糖等物。
楊萱記得大興田莊種著十幾架葡萄,有顆粒飽滿的紫葡萄,這個倒是尋常,另外一種黃綠色的水晶葡萄卻是難得,而且水晶葡萄個頭大又長,口味非常甘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不如讓田莊上挑著好的送兩簍過來,分給薛家一半,多少是個心意。
想到此,便自作主張在薛況名字後面加了葡萄兩字。
兩人擬定禮單,送給辛氏過目。
辛氏大略掃兩眼,頷首讚道:“不錯,你們兩個能當一半家了……不過,我得提醒幾句,工部吳大人是雲南人,家裡一向吃鹹味月餅,這個要標記上,免得買錯了。張大人的家眷吃了桂花之後渾身發癢,不能送冰糖桂花餡的。咦,薛大人家裡額外多一簍葡萄?”
楊萱解釋道:“去年田莊送來的葡萄很好吃,我記得薛大人家裡有個跟我年歲差不多的姐妹,興許她也喜歡吃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