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芷笑盈盈地看著她,“襖子就讓下人們做,你只管把大哥哥的扇子套繡出來就好,然後咱們一道抄經書,中元節的時候請父親帶到護國寺散出去,請佛祖庇護弟弟安然無恙。”
中元節,護國寺會請高僧講佛法,也會邀請京都名士談經論道,楊修文每年都要帶著妻女去聽經。
今年辛氏有孕,未必願意到人堆裡擠,但楊修文應該會去。
把經書以辛氏的名義散出去,再在佛祖面前上幾炷香最好不過。
楊萱連連點頭,搖著楊芷的手笑,“我聽姐的。”
楊芷莞爾,點一下她的鼻尖,“病這一場,倒是懂事了。”
吃完午飯,楊萱歇過半個時辰晌覺,又釅釅地喝了半盞茶,看著窗外明晃晃的太陽,取一把團扇遮在頭頂上往二門走。
守門的王婆子正靠著屏門打盹兒,楊萱不想驚動她,提著裙角悄沒聲地走出去。
及至竹韻軒,站在門口喚道:“松蘿。”
松蘿身上棍傷沒好利索,走路仍是一瘸一拐的,見到楊萱,立刻苦著臉道:“二姑娘恕罪,老爺還沒下衙,小的可不敢私自讓姑娘進來。”
楊萱歉然道:“上次是我連累你,對不住,這次我不進去,就想問問我爹大概幾時回來。”
松蘿忙不迭搖頭,“姑娘可折煞小人了,可千萬別這麼說,小的受不起,”抬頭看看天色,“如果沒別的事情耽擱,差不多也就這個時辰。”
楊萱應著,往竹蔭下挪了挪步子。
松蘿恭敬地問:“不知姑娘事情急不急?要不姑娘先回去,等老爺下衙,再吩咐人去請姑娘。”
楊萱就是來使苦肉計的,肯定不會回去,笑著搖搖頭,“我在這裡稍等片刻好了。”
松蘿不再勉強,搬一把竹椅過來,又沏盞茶奉上,隔著老遠站著。
有烏雲飄過來,遮住了半邊太陽,很快又飄走。
天悶熱得令人難受。
偶有風來,吹動著竹葉婆娑作響,隱約夾雜了男子竊竊低語聲,“聽說伯父最擅長《穀梁傳》,我才剛有心得就班門弄斧,會不會被伯父見笑?”
“不會,”是楊桐的聲音,“我父親最願意提攜後輩,你比我還小一歲,已經開始讀《穀梁傳》,能讀懂已是不易,何況還有所悟。我父親定會覺得後生可畏。”
《穀梁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用以解釋《春秋》內容大義,若非讀過《春秋》,很難理解其中意思。
那人既然比楊桐還小一歲,那就是才剛十一歲。
十一歲能讀《春秋》,幾乎可以稱得上神童。
楊萱心中納罕,不由循聲望去,透過竹葉掩映,只見楊桐陪著一個少年正緩步走來。
那人身量不高,穿件灰藍色棉布長袍,袍擺上繡三兩支青翠的蘭草。
陽光斜照下來,他額頭細密的汗珠折射出細碎的光芒,一雙桃花眼烏漆漆地發著亮。
面容如此的熟悉!
豈不正是她前世的小叔子,夏懷寧?
喜歡嬌娘斂財手冊請大家收藏:()嬌娘斂財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