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福殿中,劉英慈與臨川公主相對而坐。
邊吃茶,邊閒聊。
要說這皇宮之中,劉英慈最能相信的人,就數臨川公主了。
臨川公主是何美人之女。
比劉英慈小兩歲。
劉義隆忙著換太子的事情,最近也沒工夫關心後院女子的生活。
以至於臨川公主都十六了,還沒有安排駙馬的人選。
不過,這樣的疏忽,倒是給了劉英慈機會。
臨川也是個七竅玲瓏的人兒,這事情一和她說起,她馬上就答應了。
“姐姐的意思是說,讓我去和父皇說,太子恐怕有問題?”
劉英慈茶到嘴邊,卻嗆了一口:“不是明說,是暗示。”
“哦,我明白了。”
“既要讓父皇起疑心,又不能說的很明確,是不是?”
“沒錯。”
跟聰明人交流就是省心,劉英慈鬆了一口氣。
“姐姐,你教教我應該怎麼跟父皇說?”
這件事,劉英慈昨晚就想好了。
她把自己的計劃,一點一點解釋給臨川聽。
這件事的重點,一定是在臨川有可能知道的範圍,並且,她說的話,又能夠成功的引起父皇的懷疑,進而去搜查太子東宮。
說實在的,要不是太子這回實在悖逆,劉英慈也不願意摻和進來。
公主和皇子還是有區別的,太多參與到朝堂爭鬥中,總是要被人說閒話的。
更何況,劉義隆本身並不是十分溺愛女兒的人,在他的心裡還是江山社稷,培養未來的接班人比較重要。
公主未來又不可能接班,他對她們只是疼愛,卻絕不可能偏寵。
故而,女兒說的話,在劉義隆這裡,說服力並不是很強。
要想獲得他的信任,需要多動動腦筋。
劉英慈組織了一下措辭,說道:“你就說,太子殿下在東宮為非作歹,據說還供養了一個巫女,或行巫蠱之術。”
“但千萬不要說這個巫女到底是誰,也不要說他們具體是怎麼詛咒的。因為,這些具體的方式,我們也不清楚。只要能夠引起父皇的懷疑就行。”
“你不小心偷聽到了這個訊息,太子知道了,懷恨在心,生怕你向父皇告密,威脅要把你打發給南藩國和親。”
“雖說,父皇不會相信太子真要把你送去和親,但這巫蠱的事情,他應該會懷疑。畢竟,父皇幾次想更換太子,應該也害怕太子真的詛咒自己。”
“你去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拿捏好分寸。裝的悲情一點,父皇一心疼,就會上門教訓太子。”
“我們已經有了確切的訊息,太子應該就躲在東宮搞巫蠱之術,只要能進得去東宮的大門,不止能夠破壞他們的悖逆行徑,也能抓住殘害姑母的妖婦。”
“可是,如果她們並沒有幫助太子行巫蠱之事,怎麼辦?”
臨川雖然願意效力,可也十分懷疑他們是否真的能夠捉住兩個妖婦。
如果,告錯了狀,誤會了太子,那她們可就慘了。
原來她擔心的是這個,劉英慈趕緊給她鼓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