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是皇帝,他有享用不盡的女人,還有叫得上號的皇子二十幾個。可以說,他的選擇很多。
次子始興王劉濬,他的母親是自己的現任最愛,潘淑妃。
劉濬從小生的也是人才璀璨,筋骨強壯的,劉義隆寵愛潘氏,對劉濬自然也是高看一眼。
更何況,劉濬本人的資質也不錯,當然,是初看起來。
作為親爹,劉義隆心裡其實一直都跟明鏡似的,這兩個孩子,內裡的品性,並無二致。全是不成器的玩意兒。
他時常有個疑問,不論是他,還是皇后袁齊媯,亦或是潘淑妃,那個性情都還算是和順的,怎的他們的兒子,一個兩個都,都是這樣的殘忍暴戾,這樣的脾性究竟是得了誰的真傳。
這個疑問始終無法得到解答,而這得來不易的江山,也總要有人傳承,另立儲君的想法,就在劉義隆的心裡蒸騰而出了。
若論嫡庶長幼尊卑,排在第三的武陵王劉駿,年歲最長,聰慧機警,善於騎射,看來是個極好的人選。
更何況,若是冊立此子,正好可以暗合了在劉義隆自己身上發生的奇蹟。當年的儲位之爭,本來並沒有排在老三的劉義隆什麼事。
奈何一朝宮變,皇長子和皇次子相繼被殺,竟把他這個早就外放州郡,享清閒的宜都王給迎進了宮門,成為了撿便宜的勝利者。
和他一樣,劉駿也是皇第三子,天資也出色,看起來,應當是繼承大統的好人選。
奈何,劉義隆就是不喜歡他,甚至有點討厭他。早早的就把他打發到了武陵郡,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鎮守沿江重鎮了。
至於皇位,就沒有劉駿什麼事了。
排除了這些人,劉義隆心裡認定了兩個人選。
如今,這兩位皇子,也已經站在了他的面前。
皆是風流俊逸,儀表堂堂。
皇帝四子,南平王劉鑠,第七子,建平王劉宏,他們資質不相上下,年齡也相仿,正是可以做一權衡比較的好人選。
若論及才學,劉鑠和劉宏,都是雅好文藝,博學多才之人,行動坐臥,舉止有度。通情達理,禮數週全。
以上也許是作為父親的劉義隆,對他們美好的想象,可是,甭管怎麼說,這兩個皇子,還總算是正常人。
現在這兩個青年,站在顯陽殿的大堂上,心境可是決然不同的。
劉宏自小就備受劉義隆寵愛,可他幼年喪母,沒有母族的支援,即便是聖眷在手,也難免勢單力薄。
劉鑠就不同了,他不單有劉義隆的愛顧,還有親親舅爺徐湛之的鼎力支援。他來到這裡,可是對皇位志在必得的。
故而,面對劉宏,劉鑠沒有絲毫的緊張畏縮,他坦蕩從容,自從進入了顯陽殿,就一直以勝利者的姿態藐視著劉宏。
但,他能如願嗎?
喜歡元嘉紀事請大家收藏:()元嘉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