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夜裡,顏翊帶著李方明,又來到了寶月樓。
新任令尹,竟然一出手,就解決了如此重大的案件,找回了失蹤多天的四個孩子。
此等壯舉,不消一天,就傳遍了丹陽城的大街小巷。
境內的富戶、商人、書生及府衙之下的大小官員,一致決定,要在寶月樓擺上一桌宴席,替那些兜裡沒錢的父母,感謝顏大人的恩情。
名為感恩,實則全是為了拉關係,別看顏翊年輕,可是遊走朝廷,也有好幾年了。這點路數,如何看不出來。
只是,這次的虛情假意,還當真不好拒絕。
一來,這些富戶是打著幫鄉民感謝顏翊的旗號而來。如果駁了他們的面子,就等於不給鄉民們臉面,他實在於心不忍。
二來,他到此處上任,也有些時日了,適當的聯絡境內豪強,也是必要的。
為助雅興,舉辦者特地在寶月樓的假山湖水中,設定了曲水流觴。
微波點點,蜿蜒而下,木製的蓮花寶座上,都盛放了大小不一的酒盞。
有瓜瓢狀的,曲口狀的,還有柳葉狀的,各式繽紛,讓人在飽足了口腹之慾的同時,還頗為賞心悅目。
除了這時新的宴席,那飛瓊閣的俏娘子,也是少不得的。
她們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扯動著楊柳細腰,在各位賓客之間來回穿梭。閒來打趣,吃酒助興。
各位賓客輪番上來敬酒,其中,他能辨識的出的,有米店的申掌櫃,執掌漕運的杭幫主,以及幾位待詔的儒士。
其中,讓顏翊最為欣賞的,就是漕運的杭幫主。
此人,生的身量高挑,骨骼清瘦,看起來,好似與那幫主的身份,不太相稱。
歷來執掌漕運的一幫之主,都可說得上是當地的豪強人物,不只是在江湖上有地位,在朝廷的官員眼中,也能得了三分面子。
那杭幫主生的眉眼細長,臉面白淨,倒不像是個跑船的漢子,卻十足的像是個讀書人。
他也注意到了顏翊不停看向自己的眼神,只擎了酒盞,擺脫了曲水流觴的束縛,徑直走到顏翊身邊。
敬道:“小民杭毅,見過大人。”
他朗朗的聲調,雅觀的舉止,更讓顏翊覺得,此人是個難得的人物。
也沒推辭,亦舉起酒盞,將那瓊漿滿飲。
“杭幫主客套了,本官初到此地,許多地方上的事務,還需杭幫主多多幫忙。”
“這是自然,大人有什麼需要,儘管吩咐。我漕運幫的弟兄,全都聽從大人的差遣。”
正在顏翊上下打量杭毅的時候,杭毅也在默默的揣測著,這位新任令尹的深淺。
原先,那上一任的江大人,他也是熟識的。
江大人為人還算骨鯁,卻機辯不足,對待下屬,多有苛待,故而,風評可不算太好。
而今日一見顏翊,只覺得,他眉目舒朗,笑意盈盈,先前的幾位逢迎的書生,已經敬了許多杯的酒,看他的樣子,好像不是善飲之人。
但他卻並沒有給他們甩冷臉,仍是含著微微笑意,將來者一一婉拒。
只是,在和氣的外表下,那一雙桃花眼,總是閃著銳利的光,在場的賓客,誰優誰劣,恐怕他早就心中有數。
杭毅與他客套幾句,便欣欣然退場,只從旁處,靜靜觀察著顏翊,將他的一舉一動,牢牢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