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過程中,他永遠不虧,自然穩如老苟。
妖詭界天道卻是“倒閉”在即,最後或許只想著回一點血,苟延殘喘,哪怕虧血本也顧不得了。
這“生意”虧了還能活著,“倒閉”那是要沒命的。
現在顧恪開出的條件是,妖詭界天道併入大新天道,成為第二“股東”,可以保留單獨的意識,以及一部分權力、地盤。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有點類似西天和天庭。
天庭掌管與主導,但西天也有自己的一塊,可以自主,雙方合作又有分歧,還能勾心鬥角。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妖詭界天道不可能讓自己完全被吞噬,那樣被魔界還是大新吞噬,對它而言並無區別。
顧恪和它的談判焦點,無非就是它能保有多少權力和自主性罷了。
而對大新天道來說,這就是一場蛇吞象的奇蹟。
從差點被妖詭界天道“吞併”的“小破公司”,到一朝翻身,當家做主,已經不能有更高的期待。
有顧恪作為中人,雙方很快接受了這個方桉,並立刻開始融合。
妖詭界天道開始一步步地“移交”權力,直到達成雙方約定為止。
不過天道之間,也是有因果存在的。
大新天道若是翻臉,自身就要承受巨大的損失。
此刻魔界天道正虎視眈眈,這樣幹無疑是自取滅亡。
因此整個移交過程很順利,總共用時不到一個月。
魔界天道也有察覺,本就很瘋狂的進攻再強三分。
這一次,大新人終於大規模進入了原本的妖詭界,現在這裡也屬於大新了,也是他們的新主場。
顧恪這幾年刻意壓在手中的上百件洞府之基,也派上了用場,迅速被“空投”進了妖詭界的深處,形成了一條條的防線。
大新武夫們透過福地,瞬間抵達最前線,開始與魔人發生激戰。
猖狂已久的魔人頓時捱了當頭一棒。
如今可不是妖詭界與魔界“單挑”,而是大新與妖詭兩個天道合力,以一敵二的從妖詭界天道變成了魔界天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另外,顧恪這個“獨力董事”還插了一手,透過福地提供大範圍庇護。
衝進福地庇護範圍的魔人,哪怕有氣勢洶洶的魔界天道支援,實力也無法避免地被壓制削弱了三成以上。
而在福地裡作戰的大新武夫則小小地增強了一兩成。
一進一出,五成的差距就出來了。
若是實力不同級,以強凌弱還好,差個五成一樣能打出碾壓局。
但實力在同一層次,削弱個五成,老牌至強者都得變成初入水準的至強者。
以武魂境舉例,大概就是開啟天靈第二輪的水平,被削弱成開啟第一輪的水平。
被削弱的第二輪至強者還能靠著對力量的控制和理解,戰勝第一輪至強者。
但以前可以一敵多並戰而勝之,削弱後就是以寡敵眾,很可能反過來被圍殺。
魔人那邊為何能連續擊殺數十位靈主、妖神?正是因為他們擁有第二輪甚至第三輪至強者這個水平的存在,且數量不少。
他們採取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的方法,再配合圍攻,就能比較輕鬆地擊殺大多數靈主、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