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剛開始也很感興趣,但參與進去後發現她們聊的東西,自己似懂非懂,也就自動退出了,只從她們那裡直接要成品和方法。
這就像小滿的廚藝,大家只是吃的話,個個都很積極。
但要說甚原材料培育,食材預處理,烹製,擺盤這些,那也就顧恪一個人能跟得上她的思路了。
柏素清和梅書的“護膚保養”也差不多。
動輒就是從鮮花、草料的培植開始,然後是萃取,再是配比,藥性和香味要如何決定君臣左使,到最後的實際效果。
旁人聽了只會覺得雲山霧罩,頭暈腦脹。
可惜這兩位的保養過程,顧恪是參與不進去的,最多能蹭蹭柏姐姐的青石浴缸。
另一方面,這種悠閒的日子並不影響魂源和點券的獲取。
大新的人口在顧恪的鼓勵政策下瘋狂暴漲。
從龐大的妖詭界搶來的土地,還有數百年來無數農學大師的研究育種,工匠大師的改進發明,讓糧食和牲畜的產出暴漲。
天地間充沛的遊離魂源也能支撐更優質的作物生長。
如今哪怕福地之外的普通田地,也能在各種手段下達到當初玉龍山谷的普通田地的效果。
要知道,顧恪當初可是靠著山谷裡的千畝土地養活過幾十萬人口的。
而如今大新隨便一處小型城池都能開墾出千萬畝以上的田地,限制田地數量的只有人力。
畢竟大新的普通田地是有病蟲害的,需要投入的精力比玉龍洞府大得太多,不可能無限開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如此,大新的人口早已突破了百億級別,進入了千億階段。
雖然仙山不再有四大老祖、仙姑之類的存在現世,但大新人口的基本素質卻比當年的大武強得多。
五歲的孩童就要開始接受義務教學,到十歲義務教學結束時,絕大多數孩童都能成為一輪武夫。
其中不乏天資良好和出眾者,十歲入二輪,也不是多稀罕的事。
這種素質的百姓,以及千億級別的數量,哪怕平均的誠心度不那麼高,每年也能供上數百億單位的魂源。
有這“細水長流”的長期收入,洞府的升級一直不斷。
另外實力普遍提升,也讓他們在妖詭界的收穫大漲。
這個收入的波動比較大,戰況不那麼激烈時一年也就幾十百來億魂源,偶爾一場較大的戰爭卻能收穫數百上千億。
總體算下來,倒是比誠心者供上的魂源還要多不少。
這部分的收穫可是有點券的,顧恪的無相真經在這海量點券的供應下,一直在瘋狂攀升著。
每過一年,妖詭界就有一部分進入他的神念籠罩中。
只要時間夠長,他的個人實力就越強,對妖詭界和魔界的優勢就越大,這兩方的天道卻毫無所覺。
……
不知不覺間,時間來到大新四百九十八年。
建立起大新的聖皇蘇玉樓已於二百年前正式昭告天下,傳位於其子蘇仙農。
傳位當天,蘇玉樓與蘇玉卿一起消失在人前,進入隱居狀態。
除了少數幾人能夠透過仙山渠道,向他發去訊息,其他人根本聯絡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