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又不是皇帝,一天沒坐上那位子,什麼離譜的事都有可能發生,自然對靠攏自身的任何人都有極強的防備心。
那他是從何時起,掉入天靈教的陷阱中的呢?
顧恪返回檢視的,就是某個趙恆當時忽略,但潛意識裡卻有很深記憶的時刻。
當時才十六歲的趙恆前去皇家密庫查閱武學秘籍,卻鬼使神差地翻到了一本不起眼的《界遊雜記》。
這書名毫無特色,他原本沒打算看,只在放回去時順手撩動了一輪書頁。
就這一撩,他看到了一個莫名吸引自己的圖案一角,於是重新收回手,翻到了那一頁。
那一頁之上,正是一種血祭陣法的圖案和相關佈置方法。
這陣法當然就是玉龍洞府裡的那一個,界遊雜記上還附帶了武祖趙光天留下的“遺澤”——也就是那所謂的武祖血丹。
單說這經歷,或許只能算是趙恆機緣巧合,被趙光天專門留下的“鉤子”釣上了。
可作為“旁觀者”的顧恪卻感受到細節處的異常。
那便是趙恆在“發現”這本界遊雜記時,其實是完全被動的,而不是巧合。
在看到這本書之前,再到拿到它,以及隨手撩動的那一下,他的精神一直在被吸引著。
只不過這一切,當事人的趙恆完全沒有察覺。
顧恪也是神念強大,又在大新這個絕對的主場上,“解密”能力無限拔高,才會如此快地找到趙恆記憶裡的異常。
甚至他能從這記憶來,隱隱感受到一種熟悉的味道——魔人的味道。
也因為是透過趙恆的記憶,進行的間接查探,顧恪才多費了一點工夫。
真要是能“在現場”,隔著那本界遊雜記十萬八千里,他都能發現其中的“魔”味。
到了此時,顧恪再次分出一部分神念,專門從自己的記憶裡找到了武祖趙光天的部分。
多方對比之下,趙家這兩個皇帝身上發生的事,其幕後真相差不多就清楚。
收回檢視記憶的神念,顧恪繼續“觀看”著趙恆後來的記憶。
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找了出來,與他推測所得的真相一點點相互印證,完善了大武一頭一尾倆皇帝的悲劇人生。
簡單來說,趙恆從十六歲時看過了那本界遊雜記後,精神狀態就受到了一絲魔界氣息的影響。
在他自己都沒察覺的情況下,逐漸變得兇殘陰狠,多疑狡詐。
天靈教的忽悠,反而更像是機緣巧合下的“助攻”。
即便沒有它們,趙恆遲早也會在這一絲魔氣的長期影響下入魔。
而且魔氣有很多奇特的作用,加速實力提升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這一絲魔氣很少,可以趙恆的後續表現,極有可能晉升武尊,壽數二百起步。
屆時這個一點點入魔,表面上又沒有明顯異常的皇帝,差不多可以統治大武二百年。
換算過來,那就是大新一百五十年左右——這已是魔界天道開始大規模入侵妖詭界之後了。
那時這裡的天道最弱,人族的實力也最弱,皇帝還是純純的大“魔奸”。
這怕不是第一個就被魔界天道盯上,滅了再說?
再將事情想得深一些,這是否意味著魔界天道其實早就在窺視大新原大武)?
另外照著界遊雜記的血祭陣法,趙光天莫名其妙將自己弄成了半妖半詭的怪物。
偏偏趙光天留下的界遊雜記還攜帶著一絲魔氣,隔著多少輩的孫子趙恆繼續被坑。
這是否說明,魔界是否在當時就對妖詭界有所瞭解,並且盯上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