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卻用不到顧恪他們身上。
如何吃幹抹淨,又不受因果束縛,這是系統一直以來為顧恪提供的基礎服務——要是系統的所有者被天道套牢,那還怎麼挖它們牆角,刮它們地皮。
因此,妖詭界天道只能從另一方面“吸引”他,那便是放棄針對他,不再刻意壓制他。
用前世的事來比喻下,那之前顧恪就是妖詭界的“通緝犯”,現在終於撤銷了“通緝令”,可以正常地在妖詭界活動。
聽著似乎沒多大好處,但想想這二百多年他自己和大新,兢兢業業在妖詭界刮的地皮。
妖詭界天道能嚥下這種損失,給他“正常”待遇,實在很“寬宏大量”了。
……好吧,或許用“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來形容,更貼切一些。
只不過顧恪的行為並不急切,對妖詭界天道造成的損失沒那麼大。
比起窮兇極惡的魔人一方,它只能選擇與顧恪保持和平。
當然,魔人與大新逐漸頻繁起來的接觸戰,其中也有妖詭界天道的手腳。
不然妖詭界那麼大,魔人佔領的區域與大新都不是萬里之遙,而是百萬裡不止。
而這幾十年來,魔人與大新之間的區域內,妖詭的數量不斷減少。
加上某些妖詭有意無意的引導,在兩方形成了一條“通道”。
所以才有魔人萬里迢迢跑來,與大新產生衝突,表面上看似巧合,實則是必然。
對此,顧恪毫不猶豫地在這條通道上佈置下了多出福地城池。
妖詭界天道主動退讓,送上門的地盤,不拿白不拿。
大新不提前準備,難不成要等魔人發現大新,衝來大打出手再被動應對?
以魔人的習性,可不會來跟大新講道理。
假若滅了妖詭,大新也會是下一個目標。
顧恪寧願早點讓大新瞭解這個新對手,這才能在開戰時擁有一定的主動性。
……
有些事情,你猜測會向壞的一面發展,它往往就會真的朝壞的那面而去。
在妖詭界有意識的禍水東引下,魔人與大新的接觸快速“升溫”。
數十年時間,魔人與大新間開始頻發發生規模不小的戰鬥。
好在妖詭界天道對顧恪不再針對,魔人的進攻在一層層福地城池的防護下,基本無法進入大新核心。
雙方在妖詭界留出的“通道”上你來我往,打得旗鼓相當。
好吧,其實是大新仗著福地城池對魔人的壓制之力,設下圈套,瘋狂伏殺這些披著人皮的怪物。
魔人們雖然狡詐兇殘,卻在妖詭界天道與顧恪的默契中,一批批地被幹掉。
由於距離主戰場太遠,魔人們也沒有太注重大新這邊。
傷亡數量比起主戰場動輒妖詭滅族,魔人團滅的局勢也不值一提。
妖詭界倒也不是沒想過引來魔人主力,結果卻是在起步就失控,早早與魔人拼得兩敗俱傷。
失控的原因當然只有一個,那便是顧恪插手了。
反正動用天人相合的他,在戰場上就是隱形的。
沒事就“牽”著雙方頭領級強者互毆,打得彼此血肉橫飛,火氣升騰,它們就不會再想著靠近大新。
於他而言,妖詭界天道和魔界天道都是“敵人”。
雖然妖詭界天道看似對他認慫了,卻無法改變雙方敵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