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夠強,那就沒誰會找他們拼命,最多大武四國以後變成八國,甚至十六國也行。
反正大武地廣人稀,再加上極北外域和極西荒原,那別說分成十六國,分出三十二國問題不大。
以前不行,是沒有普及異種糧食。
而第三次天變後,異種糧食很可能完全替代普通糧食,成為所有人的口糧。
那時即便只能種一季糧食的極北外域,以及本不適合種植的極西荒原,都可以養活很多人。
嗶嘀閣
現在大批百姓遷移至南野,更多是用來度過天變初期的糧食、物資緊缺。
一旦適應了新環境,糧食物資充足,重歸北方並不是什麼問題。
這些事很重要,但不需要顧恪直接插手。
仙山對大武的影響和控制力,來源有二,一是賜福,二是物資交易。
賜福源源不斷地造就著誠心者,具體誠心度不好說,但起碼不能對仙山存在惡意。
物資交易對下至普通百姓,上至高手強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控制著這兩件事,就能影響各國和大小勢力的行動,比如遷移、救災、鼓勵生產、普及練武。
其它的?那就得他們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了。
顧恪沒興趣當皇帝,看一堆人在自己面前勾心鬥角。
他更類似一名技術宅,更享受個人樂趣和探索新知識。
而第三次天變後,大武與妖詭界歸為一體。
若將圈起來的大武作為前世的一個省,那妖詭界起碼相當於一個地球。
一個廣闊無垠,又充滿了魂妖)源詭)的世界,就這樣袒露在他的面前。
曾經緊貼永恆冰峰的十二鎮守洞府,成為了最好的觀察站。
此刻的他就在最西邊的某處鎮守洞府中,然後投影而出,出現在福地內。
福地中的留守武宗並沒有察覺,天人相合掩飾掉了一切異常,在武宗的感知裡顧恪所在的地方空無一物。
當然,為了省事顧恪選擇是武宗視線所不及之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然第三輪強者對視界內出現異常,還是會本能覺出些許彆扭。
略微掃視一眼這個鎮守福地中的人們,大多數人不是在練武,就是外出歸來後正在休息。
少部分工匠、廚師也忙個不停,為武夫們提供儘可能良好的後勤保障。
十二鎮守福地是最危險的福地,但高風險自然高回報,這裡也是收穫最大的地方。
工匠和廚師不能直接獵殺妖詭,卻可以透過後勤保障,分享到武夫們的戰利品。
二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用心就是砸自己飯碗。
在糧食普遍短缺的現在,沒人願意少賺。
自己吃不完,那還有大把的親朋好友需要這些。
沒親朋好友那就成家,多生幾個孩子也行,萬一哪天自己突然死掉,血脈也能延續下去。
這就是大武人的傳統觀念。
看著這些勤勞而努力的人們,顧恪臉上露出笑意。
雖然這裡的日子危險又辛苦,但總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