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府城那裡卻在這幾年連番大戰,顧恪都直接投影過去了兩次。
熊家人不擔心熊家鎮的安危,王小麥家卻放不下浪濤寨的那些鄰居親戚。
問過小萍兒,她也沒太失落。
王小麥終究只是表姐,嚴格來說是外戚,相聚固然不錯,但晚些時間倒也無妨。
明州府城那裡也有一處洞府之基,佔地不大,但開啟福地後想見面不難。
等上幾個月,魂源充足後,顧恪會盡量優先開啟那邊的福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距離海岸線百多里地,多次面對妖物的大規模襲擊,這種刷魂源的好地方早開一點又不虧。
而熊家這邊發揚穩當的優良傳統,西荒到極西高原的玉龍山谷足足走了兩個月,在十二月年底前終於抵達。
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片廣闊的無雪之地,大片綠意盈盈的草地,與周圍厚達尺許積雪的荒原形成鮮明對比。
跟著熊家一起抵達的,還有熊家鎮、碧海城、太平城的大批人員。
他們都是顧恪嫡系勢力的核心成員親屬,主要是天賦普通,上進無望的老人,還有年齡較小的孩子。
作為這些核心層對各自勢力的貢獻,他們三代之內的血親長輩可在玉龍福地中頤養天年。
孩子則只在福地待上幾年,享受特性加成,給未來的武學之路打下更好的根基,再之後還是要放出去磨練廝殺的。
實在沒天賦的人才會留下來,作為純粹的後勤人員,在福地中從事種植和加工,為仙山分擔越發沉重的補給壓力。
按照顧恪的規劃,玉龍福地最終的容納上限在百萬人左右。
有這麼多人,即便都是老人天資不足,小孩體力較差,也足夠耕作這一大片福地。
更多的人養得起,但沒必要。
在這裡養著他們,還不如將多餘的糧食交易出去。
有了分佈大武的其它福地,種出來的糧食,加工出來的用具根本不用人力運輸,直接從他這裡中轉交易。
如此玉龍福地可以不受外界干擾,展開極高效率的生產加工。
它的面積是玉龍洞府的十倍,即便單位面積土地的產量低個三五倍,照樣能貢獻出玉龍洞府幾倍的總產出。
反正顧恪已經打算甩手給福地居民來弄,不用自己費神,產出就是賺,區別不過是賺多賺少而已。
這些都是後話。
此刻剛來到玉龍福地的眾人,還需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福地上沒有任何人工建築,完全的原生態。
這是顧恪的決定。
坐享其成,毫不費力就拿到手的東西,總有些人不珍惜。
所以福地裡的城鎮,都要移居來此的人自己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
當然,與仙山交易是另一碼事。
三方人的城鎮那邊都“預付”了一筆詭晶血核,給這批人“轉運”來了大批所需物資。
畢竟讓人從萬里之外運送來海量的建城材料,這實在太強人所難,也會耽擱這三城獵殺妖詭。
與其如此,還不如花費魂源,讓仙山轉運過來。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