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的首批人數較少。
正所謂船小好調頭,人少更便於試驗中不斷改進。
顧恪搞“義務教育”本是為普及,最好是全民“掃盲”,弄成各大勢力那樣的“私教”毫無意義。
之後的第二批第三批很快就會開班,逐步擴招。
太平城中高層和誠心者終究是少數人,很快就會以一般百姓的孩子為主。
於是,太平城的一批小孩們也體會到了顧恪上一世00後的“童年”。
唯一比較幸運的是,他們大多都沾了家裡長輩的光,賜福過一兩門的武學或技藝。
最基礎的讀書識字,不是已經完成,就是正在完成。
這樣他們“僅僅”需要學習——大武辭海、武經總要少兒篇)、黑推天鐵水五大武學必選兩門以上主修)、農工文戰四大技藝必選其一主修),練武實操等科目。
以上各科目,一旬一次小測驗,一月一次月考,三月一次季考,半年一次學期考,一年一次學年考。
第一期義務教育暫定時長為一學年。
因此這群“幸運兒”可能馬馬虎虎進行個三十六次小測驗、十二次月考、四次季考,最後加個綜合的學年考,就該結業了。
至於以後的義務教育是否進行第二學年,第三學年,看試驗情況再定。
但僅這一學年的教學內容,就超過大武九成九的練武之人畢生所學。
這可是顧恪集自身擁有的武學理論知識,經過多次增補、刪改,才確定下來的一整套培養體系。
以大小姐這種練武的天縱奇才,都很難弄出這樣一套東西。
因為它的內容雖是武學, 編撰卻需要收集資料、資料,再整理、分析, 最後還要挑選出適合普及教育的部分。
大小姐這種學霸很難理解普通人學習的難點——笑死, 根本感覺不到。
但, 這並不妨礙她“看戲”。
義務教育試驗開始後,大小姐就喜歡上了“看戲”。
每當太平城的那群熊孩子被塞進學堂, 文教諭武教習們輪番上陣,填鴨式地給他們“灌”下去一門門課程。
這群孩子就會流露那種“弱小無助又絕望”的模樣,總之有點好玩的樣子。
反正她又不覺得這些課程有什麼難的, 甚至邊看邊笑:就這?自己幾歲時看書就全懂了,還需要人教?有人教還這副模樣?
愉快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就到了除夕。
顧客他們做年夜飯時順便做了雙份, 一份自然透過乾坤袋,送去大小姐那邊。
而在熊家鎮、碧海城、太平城等等地方, 諸多人翹首以盼中,新的一年終於到來。
今年的新春活動竟然又是賜福。
顧恪懷疑,這是系統寶寶知道自己的打算,索性以此方式偷懶, 說不定還把某種體驗活動取消了。
ah.
可惜他沒有證據。
帶上睡美人柏姐姐,大家來到紫竹涼亭中, 開始新年賜福, 順便在洞府內再放一次盛大的焰火。
小滿與小萍兒站在他身前, 半倚懷中,薩蘭珠在身後, 探頭將下巴擱在他肩頭。
積累數年的因果錢連串升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