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則來自顧恪將他們十五人同時託上高腳凳的手段,鎮上那個教習絕對做不到。
這領頭小乞丐從小到大,只對那教習“最”瞭解,比教習強或弱便成了唯一的判斷標準。
旁邊一隻髒兮兮的小手伸來,拉了拉他衣服:“大哥,可以吃麵了麼?”
小乞丐回過神來,用力點頭:“小丫,記得慢點吃,吃太快會吐,那就白吃了。”
本來很饞的小孩們聞言,面色一變,連連點頭:“對對對,大家都慢點吃,別吐了。”
“吐了可浪費了。”
“吐也吐回到碗裡去,還能再吃回去。”
正在抄書的顧恪眼角一跳,視線餘光掃了眼最後那句話的發言者。
這是一個有些憨的矮墩墩小孩,正咧嘴笑著,似乎為自己“絕妙”的想法而得意。
旁邊小孩們有的露出yue的表情,領頭小乞丐卻點頭:“傻六說的對,怎麼吐出來,就怎麼吃回去,總比撈潲水強。”
此言一出,一群小孩皆是點頭,再無異議,唏哩呼嚕的吃麵聲響了起來。
顧恪略過這堪比“十大惡心笑話”的話語,饒有興致地觀察起這夥小乞丐。
領頭小乞丐不愧是身居天地銘感之人,小小年紀就能籠絡住一撥人,還能讓他們信服。
哪怕被籠絡的只是一群小孩,卻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一群小孩卻已顧不上其它,紛紛沉醉於大口吃面的過程中。
方才說好慢點吃的念頭,早不知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無他,這煎蛋面實在太好吃了!
每個孩子都第一時間盯上了那煎蛋,並大口咬下。
油煎雙面的雞蛋沒有任何蛋腥味,入口就先是濃得炸裂的焦香,配合著酥脆的咔嚓聲。
《基因大時代》
然後,是滑嫩的蛋白與沙著帶點甜的蛋黃,與焦香混在一起。
這味兒別說這些終日難以吃飽的小孩子,換成能吃飽飯的普通百姓來,也一樣頂不住。
吃飽,吃好,好吃,這是三種完全不同的需求。
在缺肉少油的時候,油+雞蛋已經算是上好的葷菜了。
顧恪上一世小時回農村老家探親,不少親戚在他們上門時就會送上一碗豬油白糖荷包蛋。
豬油化開,在熱蛋湯最上形成一層浮動的油星,然後是元寶似的荷包蛋半沉半浮。
喝一口又油又甜,荷包蛋還是兩個的,才證明這家親戚對他們的看重。
關係普通的,油糖蛋直接減量一半。
關係不怎麼樣的,油星有那麼一點點,甜味若有似無,蛋選最小的大一個,意思意思就算了。
此刻這碗麵裡不光有油糖蛋,還有鹽和麵條。
鹽乃食中第一味,在調味料並不富裕的大武更是如此。
麵條,也是碳水大餐中經典主角。
尤其是暴風吸入時,那無以倫比的爽感和滿足感,連圍觀者都會情不自禁地咽口水。
小孩們吃著煎蛋,過於急切,口舌發乾,吞嚥都有些困難。
這時他們就下意識地吸溜上一口熱騰騰的麵湯。
泛著油花的淺醬油色熱湯才入口,就是生抽與土雞精混合而成的獨特鹹鮮,還夾雜著紅油花椒油帶來的少許麻辣。